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人口中80%以上是文盲,小学 学龄儿童净入学率只有20%,接受高等教育的在校人数 仅11万。1949年12月,教育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 工作会议决定: “新中国的教育是新民主主义的教育,主 要任务是提高人民文化水平。”要把中国从落后的农业 国,改造成现代化的工业国,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知识是关 键,文盲问题成为了新中国发展前进的障碍。
为解决这一问题,从上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初, 全国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扫盲运动。在此期间先后有 近一亿人摘掉了文盲的帽子。如此大规模并卓有成效的 扫盲运动,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刊发题为《高等学校 招生进行重大改革》的消息,标志着中断10年的高考制 度正式恢复。同年冬天,570万应考者涌进考场。此事 不仅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也改变了国家的未来。
从1989年开始,希望工程已走过30载寒暑,截至 2018年年底,全国希望工程累计接受捐款150.23亿元, 资助困难学生594.9万名,援建希望小学20110所,培训 乡村教师114306名,有力促进了我国贫困地区基础教育 工作的全面发展。
到2000年,我国的文盲率已由新中国成立初的80% 以上降至了6.72%,这是20世纪中国教育史上最具标志 性的成就。
2015年,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中国的文盲率 已降至3.6%,成年人文盲人口在过去20年减少1.3亿,这不仅意味着中国教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同时也意味着 中国的人口素质有了大幅提升。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中小学识字班免除学杂费、中 等以上学校配置人民助学金,到现在建立以政府为主导、 从学前至研究生教育全覆盖的学生自主政策体系……在 高质量发展中不断促进教育公平,也始终是我国教育政 策的基本目标。
70年来,我国教育体系在人民期待中日益完善,教 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中上国家行列,为国家现代 化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与生机活力。
风雨70载,我国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各级专任教师 已从1949年93.4万人增长到1673.83万人。学历结构 上,小学、初中取得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的比例,相比 1985年分别增加了61.59%、80.59%;高校拥有的高层次 人才占全国总数60%以上。
2019年在俄罗斯举办的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由 国内职业院校师生组成的中国代表团获得了16枚金牌、 14枚银牌、 5枚铜牌和17个优胜奖的优异成绩,再次荣登 金牌榜、奖牌榜、团体总分第一。 经过70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是世界上当之无愧的教 育大国。
中国教育在世界教育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不断增强,也在向世界教育发展贡献着中国力量、中国经 验和中国模式。 中国正稳步迈向教育强国,不断提升的国民素质在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合力!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