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综合新闻总第3493期 >2019-12-04编印

大营镇:
兑现承诺使主题教育落地见效
刊发日期:2019-12-04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我们反映村里自来水管道有几个地方漏水的问题,很快就解决好了,大伙心里都很高兴,对俺村干部都很满意。”12月1日,大营镇白石坡村村民冯东海乐呵呵地说。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大营镇严格按照上级党委“8+1+1+3”的规定动作外,以“三联三问三解”为抓手(联支部、联贫困户、联企业;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解民忧、解民难、解民困),每个党支部承诺完成群众关切的十件实事,着力解决影响村民群众生产生活发展的实际问题,把主题教育抓出质量、抓出实效。

  “承诺这十件实事,不分大小,目的是能够整改,让群众满意。比如修一段坑洼不平的道路、修一盏损毁的路灯、修一条百米长的沟渠等,件件关乎村民的生产生活。我们将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工作标准,认真倾听群众呼声,想方设法解决村民反映的实质问题。”大营镇负责同志说。

  大营镇为了保障“三联三问三解”的有效开展,镇党委提出了六个结合,即“与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相结合、与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与脱贫攻坚建设相结合、与乡风文明相结合、与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相结合、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相结合”。

  “你看,这是我们村新修好的路!”12月1日下午,指着村里那新修的水泥路,大营镇苏家洼村党支部书记黝黑的脸上是掩饰不住的喜悦,“承诺了就要办到,主题教育凝聚了人心,提高了支部战斗力。”之前当了两任村党支部书记的他最头疼的,就是村容村貌和村里通往位于该村的带贫企业宏源种植合作社(公司)的一条道路一直无法实现硬化,“每次开会最怕群众提的就是路的事和人居环境的事,归根到底是咱为民意识弱化了。”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筹资使通往带贫企业的0.7公里的“致富路”实现了硬化。如今,饮水入户和人居环境改善也很快就要开工了。

  大营镇负责同志认为,该镇在主题教育“自选动作”中“三问”重在“问事”,问出了群众的所盼、所需、所求,使干部和群众离得更近了;“三解”把困在群众心中的问题解决了,在实际工作中找到了好思路、好方法,为群众谋发展,真正做到了解民忧、解民怨、解民困,让群众感觉党员干部和他们心贴心。

  如今在大营镇,镇、村两级党员干部均把“三联三问三解”行动当做密切干群关系主要任务来抓。自从今年10月主题教育开始实行“三联三问三解”工作机制后,该镇目前共结对帮扶困难群众300余户,收到群众意见和建议350条,基层支部共承诺为民实事500余件,涉及乡村道路建设、路灯修复、自来水网改造、阵地提档升级等方面,90%都一一进行了解决。同时,为了保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三联三问三解”工作机制常态化,大营镇积极探索长效保障机制,不但成立了“三联三问三解”督导小组,而且实行积分量化管理,对各党支部的工作设置17项量化指标,实行周通报、月汇总、季总结、年奖惩。

  大营镇负责同志表示,该镇将进一步聚焦听民声、解民情、找问题、促整改,把调查研究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突出问题导向,精准发力,持续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取得更大实效。(马俊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