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橙子虽然贵了点,但吃起来是真不错,就喜欢买这 个。 ”北京市朝阳区一家超市内,李晓正在挑选赣南脐橙。
11月,新鲜现摘的赣南脐橙从江西赣州飞”往全国各地, 引来不少“吃货。一边是消费者热情 的追捧,另一边是种植户满满的收 获。数据显示,仅2018年,赣州市脐 橙产量就达到117万吨,全市实现脐 橙产业集群总产值122亿元,其中鲜 果收入65.5亿元。
赣南脐橙的故事并非个例。近年 来,优质农产品市场上持续走俏,生态 环保、品质优良、味道独特的一大批农 产品受到消费者青睐,不少 “网红”农产品价格高了却不愁卖。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给生产、生活带来可喜的新变化。
2016年,回到家乡的庞志玉尝试收购当地农民的百香果 到网上卖,结果出乎他的预料。 “刚开始一天有两三百个订 单,后来一直涨,两个月后仓库和人手就不够用了。” 3年多的 时间,他在拼多多上的“玉林百香果”店铺累计售出百香果超 1500万斤,销售额突破7000万元。
如今,玉林百香果年销售额超5亿元,每年超1700万件 快递发往全国各地,成了名副其实“网红果”。
搭乘互联网的快车,越来越多农产品从线下走到线上, 成为“爆款”:在甘肃,果农通过抖音等平台直播卖苹果,售价 提高三成以上;在河北,跑100万步以上的“京东跑步鸡”一斤 售价六七十元,成为热卖品;在重庆, 生猪线上交易+线下交收,助推荣昌 猪撬动250亿元大产业……去年,农 产品网络销售额达到3400亿元。
江苏盱眙的姬生 2017 年告别 传统水稻种植,搞起了“小龙虾+优 质稻”的种养新模式。如今,姬生已 是一位“虾稻共生”种养能手。 “小龙 虾对农药化肥很敏感,所以我们不 使用这些,养出来的虾很肥。而有了龙虾的‘养护’和‘安 检’,种出来的米也安全、好吃。”截至目前,全县虾稻共生总 面积已突破65万亩,亩均带动农民增收3000元左右,综合 产值达到140亿元。
“从生产加工到流通销售,现代农业技术正加快推动全 产业链升级,促进农产品供给提质增效。未来,随着农业供 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相关短板领域技术水平进一步提 升,农产品将能更好适应消费需求新变化。”周清杰对优质农 产品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