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不锄草,当年就变老’,开春后要尽快对花椒树浅锄一次,防止草荒。”近日,观音堂林站北水峪村文化广场上人头攒动,科技特派员、花椒技术专家卢东亮正在为村民讲授花椒种植技术。当天,该村帮扶单位——县交通运输局、应急管理局、信访局会同爱心企业洁石集团,邀请农技专家开展“科技助推农业产业 决胜脱贫攻坚”志愿服务活动,把花椒种植技术送到群众家门口。
在现场,农技专家根据北水峪村的地形、土壤、气候等实际情况,讲解了花椒的种植优势、条件和市场需求,以及花椒栽植、病虫害防治、后期管护等实用技术。台上专家讲得仔细,台下村民听得用心,不时有村民插话提问,专家一一耐心解答。培训结束后,专家又招呼村民来到一块花椒地,手把手教授花椒树整形修剪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该村63岁的脱贫户李保才种植花椒十几年,但选肥施肥、剪枝管理、晾晒储存一直都是“跟着感觉走”,加之花椒品种过时,产量和收入并不高。听了专家的建议,他决定今年更新4亩新品种,改变过去的粗放种植习惯。“按照专家教的方法种,每亩估计能收入4000元左右,加上政府奖补的500元,种花椒行情会越来越好。”展望今年的收入,李保才充满期待。
北水峪村地处我县西部山区,“地无三尺平,石头满山滚”,全村共有240户1020人,人均耕地不足0.8亩,且耕地均位于山腰、沟底,限制了粮食作物的种植和收益。“俺村的土地条件适合种植花椒等经济作物,但是乡亲们缺乏科学种植的意识和技能。”该村党支部书记王海说,在帮扶单位的指导下,他们选择以花椒、迷迭香种植为突破口,加快形成特色优势产业,着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今年,该村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方式流转土地100亩建设花椒种植基地,不仅能壮大集体经济,还能帮助村民在家门口务工,增加收入。
“现在正是花椒春管的关键时期,这次志愿服务活动把花椒种植技术送到群众家门口,帮得及时、扶得正点。”对这次活动,王海竖起了大拇指。(巫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