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科技·经济总第3579期 >2020-04-10编印

农业稳 经济底盘就稳
刊发日期:2020-04-10 作者:  语音阅读:

1.jpg

  时节不等人,春光胜黄金。瞧!一幅壮阔的“春耕春播图”在大江南北徐徐铺展;听!农业生产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的号角在神州大地嘹亮响起——

  农业稳,天下安。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农业发展带来新的考验,米面够不够吃?肉蛋果蔬供应能不能跟得上?疫情严重地区农产品滞销怎么办?农民收入是否受到影响?……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形势,中国毫不放松抓好农业生产,为14亿人守紧“米袋子”、护好“菜篮子”、保障“肉案子”、丰富“果盘子”。

  春耕时期,正逢小麦拔节。在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德平镇,2000多亩的富民农场里,种粮大户魏德东刚给小麦浇了水、施了肥。“5月份再浇一遍水,就等着收获喽!”魏德东说,“小麦已经长出30厘米了,估计今年产量基本能稳定在每亩1200斤左右。下一茬要种玉米,还会再扩两三百亩地。”在临邑县,乐滋滋的不止魏德东。今年,全县小麦播种面积82.32万亩,平均亩茎数比去年增加11.58万,长势普遍较好,一、二类麦田占比达95%以上。

  “目前看,全国春耕春播进行比较顺利。”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介绍了最新数据:截至4月3日,全国春播粮食1亿亩,早稻育秧已过八成,早稻栽插已过四成,进度均明显快于去年同期。

  一手抓防疫,一手促春耕。各地助推农资“点对点”,实现“农民不出门,农资送到家”。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明确2020年继续在稻谷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并提高了早籼稻和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年初以来,农业银行支持农产品稳产保供重点企业300多家,贷款余额超400亿元;农发行明确全年新增生猪产业贷款100亿元以上。

  疫情之下,“鱼米之乡”湖北的农产品销售困难。于是,各地联动,部门联合,政企联手,消费者“没为湖北拼过命,也为湖北拼个单”。拼多多上线“湖北优品馆”,洪湖藕带、宜昌柑橘、秭归脐橙热销;淘宝推出“湖北加油”专区,潜江小龙虾跻身网红单品;苏宁发起“与湖北一起拼”行动,恩施茶叶、武昌鱼成了抢手货……人们曾经熟悉的湖北特色优质农产品又回来啦!“进口主要是品种调剂,完全能够自给!”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粮食安全是治国安邦的大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和支撑。把饭碗端牢在自己手上,中国就有信心应对一切风险挑战。四川提出将粮食作物面积扩大100万亩、总产量增加5亿斤;安徽明确全年粮食面积超过1亿亩;湖南力争粮食总产量达到605亿斤以上……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各地纷纷明确硬任务。

  一年之计在于春。亿万农民正在希望的田野里挥洒汗水,整地、播种、浇灌、施肥……中国农业的活力和生命力在这个特殊的春天愈加蓬勃,中国经济的底盘还是稳稳的!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