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要闻版总第3603期 >2020-05-19编印

大营镇:绿满“双城”现美景 花映乡村添魅力
刊发日期:2020-05-19 作者:  语音阅读:

20200519002.jpg

  沿着整洁亮丽的乡村公路,一踏进中国传统古村落大营镇白石坡村,映入眼帘的是龙凤山上那一排排迎风挺立、生机勃勃的600亩公益林里新栽的各类苗木,道路两侧满目青翠,令人心旷神怡。

  大营镇位于我县西部浅山区,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道,古称“双城”。为加快森林覆盖率,促进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提高乡村人居环境宜居度。近年来,该镇见缝插绿,在镇域内的荒山上连续两年规划并开展了公益林建设。按照“突出重点、打造亮点、点面结合、整体推进”思路,精心谋划,不断刷新镇、村“颜值”,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助力乡村振兴。

  “我们认真落实省委‘森林河南’建设任务和县委、县政府国土绿化建设要求,全面行动、精心谋划公益林建设,大力开展社会造林,加大林业管护力度,实现生态改善和乡村宜居,为‘乡村强’打下坚实基础。”大营镇镇长杨普召在采访中说。

  今年以来,大营镇根据我县提出的建设“四强县”、迈入全国“一百强”奋斗目标,结合境内的汝官窑遗址等汝窑文化资源,紧紧围绕“文旅强县”建设目标任务,掀起了见缝插绿、林满“双城”国土绿化高潮,打造生态宜居的镇域环境,积极倡导、精心组织镇村两级干群开展义务植树造林,着力推进国土绿化。在矿山生态修复区、廊道绿化区、荒山绿化区等区域,通过栽种花果树木,用百日红和紫薇花点缀,提升人居环境宜居度,带动乡村旅游业发展。   

  截至目前,大营镇白石坡村种植2000多棵楸树、栾树、桃树,造出了600亩公益林;大沈河村流转土地100亩,种植桑树苗15000株;清凉寺村已种植3000余棵百日红、石楠树。该镇今年共完成造林绿化1700亩,种植梨树、桃树等果树13.5万棵。

  大营镇因地制宜,在提升国土绿化工作的同时,积极引导群众转变观念,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调整种植结构,推进乡村林果化,促进农民增收。

  “俺不用出远门打工了,就在村上的种植合作社管理果树,照看孩子、忙家务一样也不耽误,每月收入还比以前多,合作社年底还分红。”5月15日,大营镇四村在苗圃干活的贫困户孙云告诉笔者。

  “以前我们这里到处都是小煤矿,后来根据国家政策煤矿整顿关闭后,周围环境脏乱差,地里基本都是石头,啥也不长。”大营镇四村党支部书记魏国强告诉笔者,村里利用荒山坡地和工矿废弃地,已种植樱桃树、桃树、梨树和风景树1.8万余棵,培育各类品种苗木和花卉5万余株。

  “下一步,我们按照建设‘四强县’、迈入全国‘一百强’的目标,全面吹响‘翻篇清零从头干、二次创业再出发’集结号,以‘文旅强镇’为抓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打造魅力新‘双城’,助力乡村振兴。”大营镇党委书记杨淑祯说。   (杨国栋 张珂珂 吴豪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