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综合新闻总第3609期 >2020-05-27编印

汗洒扶贫路 情系大石扒
——记宝新公司扶贫基地负责人 李世航
刊发日期:2020-05-27 作者:  语音阅读:

  他是一名普通的公司员工,却在工作上体现着国企人的责任和担当;他不是一名正式党员,却严格对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他,就是宝新公司扶贫基地负责人李世航。

  2017年毕业于江西农业大学的李世航,是宝新公司工程项目部的一名员工,去年12月申请入党,今年3月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现在观音堂林站大石扒村负责食用菌扶贫基地生产工作。

  去年,在全县“百企帮百村”助力脱贫攻坚活动中,宝新公司与观音堂林站大石扒村结对帮扶,在该村建立食用菌扶贫基地,种植市场前景可观的“白玉木耳”。项目立项后,公司决定让李世航来负责项目的落实。面对新环境、新任务,李世航只说了句:“请领导们放心!”便带上行李和生活必需品住进了大石扒村。

   项目的选址、规划,车间建设、设备安装,食用菌的培育、消毒、生产……李世航从元旦开始日夜忙碌,吃住在村,直到除夕夜才返回家中。

  春节期间,新冠疫情突如其来。为确保项目尽快投产,2月19日,李世航又奔赴大石扒村食用菌扶贫项目基地,一边自觉接受隔离,一边开展食用菌菌种的培育和养殖大棚的改造等工作。

  生产设备调好后,受疫情影响,生产物资调配却陷入困境。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李世航的多方努力,最终在鲁山县找到了合适的生产物资,并与当晚连夜运送到项目基地。待卸完20吨木屑物料后,已是深夜三点多钟。

  3月11日,对李世航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天,当他看到一袋袋菌棒从生产线上制成,他激动地落下了眼泪。他告诫自己:不能松劲儿!因为紧接着就要进行菌棒灭菌,他要和技术员一起24小时坚守在灭菌仓,时刻关注灭菌仓内的温度、湿度,以确保菌棒灭菌完全。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李世航的努力和坚守下,目前,大石扒食用菌生产基地已有1.5万袋菌棒移入大棚进入生长期。按此前景估算,每个季度能够产生8000元~10000元收益。还为当地贫困户提供了就业机会,帮助他们增加收入。在今年第一季度“评星树典”评比活动中,李世航获得了本单位“奉献之星”称号。  (王真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