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李遂方对雕刻的石狮成品进行细致把关。
6月9日,张太和在加工石雕产品。
观音堂林站铧匠庄村地处山区,有丰富的石材。党的富民政策使该村传统的石雕工艺成为农民致富的推进剂,农民依托当地山区石材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从事石雕工艺品加工,不但弘扬石雕技艺而且又促进当地贫困户脱贫增收。
该村78岁的李遂方、65岁的张太和都是非遗项目石雕的县级代表性传承人。过去,主要雕凿石磙、石碾、大型石臼等生产生活用具,以及门墩、石条等建筑材料。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主要雕凿的产品有鱼缸、貔貅、龟、狮子、十二生肖等富有美学价值的石质工艺品。产品除销往临近县区外,还销往郑州、北京等城市。
贫困户李遂方雕凿的石缸四周雕刻有元宝、铜钱的图案,石桌四周以各种鸟的图案来装饰。他说:“现在都是提前预定,根据客户需要进行加工。装饰的图案都是吉祥物。”
张太和雕凿的石鱼缸上圆下方,代表“天圆地方”,上面还会转动。四面雕刻有图案:分别为一帆风顺、年年有余、金蟾戏水、翠鸟莲花。
郭敬伟/文 王双正/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