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周庄镇各村收割后的麦田里,随处就能看到一辆辆秸秆打捆机、一捆捆散放在田间的秸秆和一个个大型“草场”。
6月5日早上6点,在周庄镇陆庄村麦田里,村民宋德伟开着秸秆打捆机已经忙碌了一个多小时。打捆机驶过,只见散落在田间的秸秆瞬间被吸进储存箱,随后一捆捆秸秆被吐出。
“早上秸秆湿,容易打捆,打了捆儿之后自己能用,还有奶牛养殖户收购,生意好着哩!”宋德伟自豪地说。
“每年我都能打个上万捆儿秸秆,平均每亩地能打12捆儿,附近的麦田都是用我们厂的打捆机免费打捆,秸秆打捆每年能为我们厂300多头奶牛提供将近40%的饲料,秸秆这东西牛吃了养胃,胃口好了,自然产的奶就好,对大家来说是双赢。”周庄镇刘湾村玉源奶牛场的负责人张少聪介绍道。
据了解,村民处理秸秆有两种途径,要么直接把秸秆打碎还田,要么直接集中回收再利用。前些年,村民大多倾向第一种,近年来在周庄镇政府的大力引导下,个别头脑灵活的村民就购买了打捆机,免费给村民秸秆打捆,自己回收秸秆,作为牲畜草料或工厂材料销售到外地,成了村里的“能人”。 (来源:中原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