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平台将小农户与大市场连接,越来越多的农产品线上销售,打开销路。一部手机、一根自拍杆,成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新农具”,直播带货在农村电商圈悄然兴起,成为消费扶贫的新方式。
“大家都把自家的农产品带来了,你们面前就是屏幕,怎样才能把好吃的感觉带给观众?现在,大家来感受一下直播时的表情!”在海南省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授课教师张颀向培训学员介绍经验。
此次培训班共选拔100名创新创业带头人参与培训。其中,选拔出来的本科及以上学历农户有32人。系统培训农业产业相关政策、农民职业化意识、农产品质量意识以及电商发展、运营理论、实战技能等。培训结束后,已有27名学员成为海南特色农产品主播,4名学员参加了电视媒体的直播带货活动。
晚上8点左右,大元房子村的村民裴延琴,在手机上按下了直播键。“大伙看看啊,这就是我们这里的莜麦粉,能做莜麦窝窝、做面条,口感好得很,姐妹们,给走起来啊……”
一口带有浓重乡音的普通话,59岁的裴延琴在直播软件上与网友的交流顺畅。要知道,就在一年多以前,她还是个不咋会推销的农村妇女呢。
大元房子村是河北张家口市沽源县的一个小村庄。全村73户人家,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50多户。一个北方的贫困村,一下子要做电商、做直播,很多村民听都没听过。村支书徐福林说,村里青壮劳力外出打工,老龄化严重。
“培训是很重要的,一切从零开始”,大元房子直播村项目负责人周煜欣说,“挑选意愿强烈的村民,组建‘农民直播团’,接受直播技巧、短视频营销等课程培训,不求高大上,只求简单、实用、有效。”一年多时间里,大元房子村兴起“电商风”。
不少农民主播一开始都不适应一个人对着屏幕不停地说话,他们就从拍短视频入手,慢慢找到感觉后,才开始直播。尽管有些青涩、粗糙,但那种完全不加滤镜的原生态画面,反倒为他们积累了不少的粉丝。“货品和直播时没啥差别。”“味道不赖,就是这个味儿。”网友在直播间里这样评论。
如今,大元房子村发展起了8个电商扶贫直播小院。每个小院以户为单位,有的是单人主播,也有的是夫妻档。
周煜欣说,下一步,大元房子村将培养更多农民主播,并朝着多品种销售、多平台直播方向发展。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