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乡镇风采 ·前营乡总第3630期 >2020-06-29编印

前营乡:提升颜值气质 打造最美乡村
刊发日期:2020-06-29 作者:  语音阅读:

  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在人间。——如今,走进前营乡,一片无限美好的田园图景在眼前次第展开……草长莺飞,百花吐蕊;瓜果良田,阡陌纵横。小小村庄散落其间,周围或是片片绿荫或是丛花环抱,房前屋后,干净整洁。这幅田园图正是前营乡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结出的硕果,是美丽乡村最诗意的注脚。

4版2062501.jpg

践行生态理念 打造美丽乡村

  “现在家乡变美了,我真有点不想走了……”在郑州定居多年的刘鹏近日回到前营乡大吴庄村老家,看到村庄变美了、绿了、亮了,分外高兴。

  刘鹏的喜悦缘于前营乡的人居环境整治结出的硕果。去年以来,前营乡围绕“提升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从人居环境整治入手,推进乡村治理,打造美丽乡村,留住美丽“乡愁”。

  走进该乡郭湾村,青瓦白墙小院落掩映在绿树林荫中,浓浓的乡村气息扑面而来。墙上精心绘制的一幅幅彩画,给这个宁静的小村落带来了活泼的色彩。村里垃圾房周围,可回收垃圾桶整齐地摆放一旁,已形成垃圾分类雏形。道路宽敞明亮,村民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美好。

  前营乡乡长吕跃红介绍说,自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开展以来,该乡以营造清洁、优美、和谐、幸福的人居环境为目标,“点线面”相结合,大力开展“三清四整”,改善农村环境面貌,助推乡村“美丽蜕变”。

  近年来,前营乡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为目标,统筹抓好村庄规划、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长效管护机制建立等工作,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建立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长效机制,全力推进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农民生活条件和农村整体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在人居环境整治中,该乡党委书记、乡长亲自上阵,做到机构、人员、措施、责任“四到位”,确保整治工作扎实有效推进。各村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包村干部、党支部第一副书记负连带责任,采用网格化工作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

  从去年10月份开始,前营乡以每个村庄投资3万至6万元的标准,按照“五清一改”(清理交通干线两侧垃圾杂物、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内水沟壕坑消除黑水污水、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清理整治残垣断壁及庭院,逐步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的要求,以点带面,加快推进村组的人居环境治理。目前,全乡25个村庄开展了人居环境整治。

建立长效机制 倡导文明乡风

  6月25日,在该乡郭湾村沟渠清淤疏浚、消除黑臭水体现场,在外务工的村民郭伟请假赶回来,主动清除自家门前的垃圾、杂草。

  “村庄整治,让村民居住得更加舒适,切身感受到人居环境整治带来的新变化,调动了大家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吕跃红说。

  为扎实做好人居环境整治,前营乡多次组织乡、村干部外出参观学习,统一思想,并通过召开会议、张贴标语、村内广播、微信等多种形式,向群众宣传文明卫生知识,营造浓厚的人居环境整治氛围;以村容户貌环境整治为契机,鼓励全镇党员干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形成人人参与,共同维护的良好环境。

  该乡引进专业环卫公司,负责垃圾清运、路面清扫、村庄保洁等工作;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组织开展公路沿线环境等多项集中整治行动,全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

  该乡因村制宜打造特色乡村,将人居环境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特色文化建设相结合,将废旧资源再利用,花“小”钱办“大”事。同时,各村制定村规民约,开展文明评比,弘扬村风、家风,促使广大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文明的新风尚。

  “下一步,我们将扩大绿化种植规模,开发建设农家乐旅游、休闲采摘等综合项目,在美化环境的同时,让群众体会到人居环境改善带来的实惠。”该乡党委书记张远航表示。

  统筹 杨国栋  

  文字 郭诚克 肖艳超 史军伟 

  摄影 何 乐 

4版2062504.jpg

4版2062505.jpg

4版2062507.jpg

4版206250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