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要闻版总第3641期 >2020-07-14编印

全国文明村的幸福密码
刊发日期:2020-07-14 作者:  语音阅读:

开栏的话:

  2020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为呕歌全县人民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壮举和生动实践,关注百姓身边的可喜变化,聚焦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振信心,讲好宝丰故事,激励全县人民为追求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自即日起,本报推出《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专栏。欢迎来稿。

  近日,一场由全村60岁以下妇女组成的女民兵“队列秀”在赵庄镇袁庄村文化广场上进行。在教官的口令下,身穿迷彩服英姿飒爽的女民兵走队列、左转、右转、敬礼,一招一式都像模像样,透着干练和自信。

  一侧,全村60岁以上的老人认真地端坐着、观看着,看到精彩处,掌声一片。

  “今天共有180名女民兵走队列,270多名老人观看。只要在家的妇女和老人,应到尽到。”袁庄村妇女主任、今年50岁的袁魁介绍道,接下来还要唱红歌、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看着让人羡慕,让人热血沸腾。”一名路过观看女民兵走队列的妇女说。

  这是赵庄镇袁庄村组织的“庆七一·感党恩”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9周年系列活动展演。这样的活动,袁庄村去年曾组织过一次,在家的220名男女民兵、270多名老人同样悉数参加。

  一个位于北汝河岸边的偏僻村庄,何以有如此凝聚力?

穷乡僻壤村庄化茧成蝶

  袁庄村原是一个有580余户近2000口人的偏僻村庄,不但街道狭窄、环境脏乱差,还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告状村”。全村甚至没有一条像样的路,下点雨,街道上泥泞不堪,行走都困难。

  “那些年我赶集会卖鞋,在一个村遇到嫁到外乡多年未见的远房表姐,表姐问我嫁哪儿了,我说嫁袁庄了。表姐说你咋会嫁袁庄呢,那么穷、那么乱。我说袁庄变了,新修的旅游路穿过村子,出门方便了,不再踩泥了。表姐不信任地看了看我,摇摇头,叹口气,走了。”回忆起十多年前的一幕,袁魁记忆犹新。

  袁庄村的变化始于2005年。那年,在外办企业的袁军国回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2006年,新农村建设起步,为改变袁庄村的贫穷落后面貌,村党支部组织全村党员、村民代表八九十人,到南街村参观。此后,袁庄村的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垒砌、硬化马沟河河道,建成东西长170米、宽30多米的文化广场,在广场北一期建设近50套每套200平方米左右、上下两层的新型村民住宅……

  “房子不贵,第一期每套不到9万块钱,自己盖也不止这个价。我家当时买了两套,给两个儿子结婚用。”袁庄村66岁的村民岳巧说。

  自2006年至2016年,袁庄村先后进行了五期村民住宅建设,建成新型民居200多套,含装修、厨柜、卫具等,价格最高十八九万元,凭着外出玩魔术、照相、做生意的收益,全村一半以上村民搬进了新房。

  有钱才能买得起新房,还有一部分上了年纪或家庭贫困的人买不起新房,怎么办?村里针对这部分人,建设了4栋两层65套(大套80平方米、中套60平方米、小套30平方米)带卫生间、厨房公寓式的互助家园,安排村民免费居住。每栋楼房还选了热心为村民办事的楼长。

  “我不知道小康啥样,我觉得现在过得就是小康生活。”在互助家园居住的80岁老人张金莲说,“平时大家相处得可和睦,互帮互助。村里对老年人照顾得可周到,逢年过节发米、面、油,有个头疼脑热的还有人照顾。前一段因疫情出不了门,村干部把吃的、用的都送到家。”

  让老人有尊严地生活

  袁庄村“两委”在工作中发现,村中一些老人由于没有收入且失去劳动能力,同儿媳们关系不太融洽,为此,袁庄村每年都在村中开展“好婆婆”“好媳妇”评比和给老人“洗脚”“晒被子”比赛,并进行隆重表彰。与此同时,村里拿出资金,为全村6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发放30元(后来增加到50元)补助金,到国家出台政策为农村老人发放生活补助金后才停止。

  “可不要小看了‘好婆婆’‘好媳妇’评比和‘晒被子’比赛,也不要小看了30块钱的补助金。”袁庄村80岁老人岳春林说。谁都要面子,村里把“好婆婆”“好媳妇”评比和“晒被子”比赛动静弄得挺大,谁不孝敬老人在村里头都抬不起来。老年人有了几十块活便钱,平时给孙子辈买点书、本,买点好吃的,无形中加深了一家人的感情。

  袁庄村把尊老爱幼、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做到了极致:包车组织60岁以上老人外出旅游,到北京看过天安门广场升国旗、到毛泽东纪念堂瞻仰过伟人遗容等;购买50辆三轮代步车供村中老人出行时使用;每年为老人发放夏秋冬3季服装;让村中老人在村文化大院欢聚一堂吃火锅、烤鸭、烧鸡或品尝名优特新水果;元宵节发元宵、端午节发鸡蛋、八月十五发月饼水果、春节发米面油甚至还发过猪腿……

  “六一”儿童节,为孩子们送上节日礼物;学生考上初中、高中、大学,分别送上100元、200元、300元路费;考上一本大学奖励3000元,二三本大学奖励2000元。教师节、春节,对村小学教师进行慰问并给予特别奖励。之前,袁庄村每年一两个人考上大学都是新鲜事,现在每年考上十人八人都属平常,更有十多人考上研究生进一步深造。

  袁庄村地处闻名全国的魔术之乡,村中男人和年轻人大部分从事魔术演艺和带货销售,为把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村“两委”将全部土地流转给了宝丰县的一家公司,村中有劳动能力的老人和妇女平时到公司和建在村里的加工厂务工,当起既拿地租也拿工资的产业“工人”。

  2011年12月,袁庄村获得全国文明村称号,此后还先后获得省级生态村、省级卫生村等荣誉。          (丁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