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文艺·副刊总第3656期 >2020-08-03编印

广场上的歌声
◎王春莉
刊发日期:2020-08-03 作者:  语音阅读:

  天渐渐黑了,晚风拂面。灯亮了,广场消夏是人们的首选。

  自女儿开始打球以来,近一个月了,每天下午5点半至8点半,这几个小时里,总有一个女高音在广场上回荡。那声音有些嘶哑,仔细听起来带一点沧桑,甚至还略微有些跑调。我曾绕过花丛偷偷地去看她:大约五十多岁的年纪,身材微胖,皮肤有些黑,手拿一个简易话筒,身边放一个不上档次的音响,不远处停着一辆小电动车,这是她的全部装备了。她唱的都是老歌,看来也是个怀旧的人。

  我一直以为,她是最近才来广场上唱歌的。后来,听别的家长说,自从球馆搬过来,她就来这里唱歌了,每天三个小时,一曲接一曲,持续不断地唱,如痴如醉,无休无止……

  听的次数多了,大家都心照不宣地称她“歌唱家”,这多少有些揶揄的味道。更有一位家长听说我是老师后便恳请我,让我邀请学校的音乐老师指导一下。我不置可否地笑了笑,心想:我虽然也不喜欢听她唱,但在公众场合演唱是人家的爱好,我也无权干涉。

  好多次,我甚至在想,每天风雨无阻地唱几个小时,能够坚持下去也真不容易。

  在生活中,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活得更自在一些?太坚持自我,从不在乎别人的评价,会被认为“另类”或“奇葩”,反之,太在乎别人的评价,过于谨小慎微,又失去了做人的快乐。难怪一向豁达的苏轼也有诗云:“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信仰也好,坚守也罢,用歌声拂去一天的疲惫,用音乐慰藉渐老的身心,这,也许就是她最大的快乐和追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