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综合新闻总第3662期 >2020-08-11编印

接第一版
刊发日期:2020-08-11 作者:  语音阅读:

  (上接第一版)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全市社区治理‘五个一’工作机制推行以来,我们围绕如何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身边事、困难事、烦心事,以党建为引领,下足‘绣花针’功夫,织密社区治理‘大网格’,绘出党群和谐‘同心圆’,形成了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新格局。”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郭杰介绍。

  社区治理是改善“小民生”的“大课题”。为此,我县坚持党建引领,科学划分组织层级,成立社区大党委21个,小区党总支56个,网格党支部150个,楼栋党小组376个,织密“乡镇党委、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片区)党小组”四级组织架构。整合县直单位150名自收自支编制人员,脱产下沉网格担任专职网格员。同时,积极推选在职党员、志愿者楼栋长679名、党员中心户兼职网格员1059名,实现每个网格10名以上兼职网格员。

  与此同时,我县82个县直单位主动与驻区社区党组织开展共驻共建及“结对帮扶”等活动,全面落实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引导卫生、住建等10家职能部门以及水、电、气、通讯等6家公共服务部门下沉网格,担任网格联络员,实现全网融合、全能服务,放大管理服务效应。社区内楼宇商圈、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党组织也被纳入社区管理,有效管理基层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织密社区治理“网格”,架起了党组织与党员群众之间的“连心桥”,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要不是社区党委的帮助,这个家我恐怕早就待不下去了!”当天,回想起以往的“糟心事”,我县铁北社区72岁的铁路退休职工尚明谦激动地说。

  该社区是宝丰县“楼龄”最长的老旧社区之一。“39栋居民楼中,最老的50年,最新的也有近40年,房屋老旧,环境脏乱,污水横流,居民怨声载道。”社区党委书记王书奇介绍。

  “由于下水道管网不通,污水顺着窖井往外冒,房前屋后积水能有一尺多深,臭气熏天,饭都吃不下。”尚明谦等72户居民联名写下了“上访信”。

  我县相关施工单位与社区共同携手,跑出施工“加速度”,以最短的时间圆满解决了问题。

  “以前,铁路地区与地方政府工作缺乏联动机制。现在,我们通过社区治理,走到一起、融到一起、干到一起,社区服务也由原来的‘大水漫灌’实现了‘精准滴灌’,使广大干群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幸福感明显增强。”铁路地区党工委书记马国留深有感触地说。

  民有所呼,必有所应。今年4月23日,我县成立了12345民呼必应政务服务中心。

  该平台实行“谁呼谁评、谁应评谁”的服务全过程考评机制,“一案一档”,科学评估和监督其工作效果,真正架起了党委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12345热线自开通运行至8月上旬,共受理各类咨询、投诉案件1893起,工作人员现场回复咨询、求助类问题882起,向相关责任单位交办投诉类案件1011起,按时办结回复943起,正在办理68起,回访满意率99.74%。

  “实践证明,凡是社区党建做得好的地方,社区的共建共治共享效果就会较好。下一步,我们将通过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发挥党组织、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聚焦社区治理重点难点,紧盯群众最关心的事情,不断提升精细化服务水平,打造特色服务项目,增强服务实效,全力构建‘红色引擎’引领下的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体系,让社区居民乐起来,让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起来。”县委书记许红兵说。  (石少华 秦亚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