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托了,几位老哥,再加把劲,争取在中午前装满发车。”8月17日上午10时左右,在赵庄镇木中营赵冰旗家庭农场种植基地,来自周口市的代购商张先生对往车上装冬瓜的几位群众说道。
赵冰旗的家庭农场今年种植了80亩的搭架冬瓜,由于经验足、会管理,他家的冬瓜个大肉厚、品相十足。同时,依托“一亩田”农业信息网平台,冬瓜连年畅销到北京、重庆、上海、广州、江苏、湖北等地。
据赵冰旗的父亲赵留欣介绍,自从上级出台了惠农好政策,在外打工的儿子赵冰旗就决定抓住时机,回乡创业。2014年,他流转400余亩土地,调整种植结构,建起了家庭农场。目前,他的家庭农场根据不同季节种植了豌豆、甜玉米等10多种经济作物。如今,他家的农场已被评定为省级家庭农场。
“最先在获取了搭架冬瓜的种植技术信息后,俺就尝试着开始种植。”赵留欣对记者说,由于冬瓜品种抗病虫、产量高、品相好、销路畅,平均亩产在18000斤以上,经济效益可达数千元。所以,连续七年,每年种植面积他都会保持在60至80亩之间。
在种植基地,记者看到,一个个大冬瓜隐藏在藤曼中,硕大的个头使几名群众合力才能摘下来;在地头,码成堆的大冬瓜像小山一样等待装车;在装车现场,20余名群众正在装车…… 一派丰收的景象。据介绍,这些群众均来自木中营村及周边的晁庄、张庄、军营村,装好一车(近20吨)冬瓜,每人可得到120元至150元的装车费。
正在采摘冬瓜的周彩红告诉记者,她是晁庄村的,家庭不算富裕,自从赵冰旗的家庭农场投入经营后,她就在这里长年务工,每年在家庭农场至少能干10个月时间,一个月有1500元稳定收入。“像俺这样的困难家庭至少有30余名群众长年在这里务工,赚钱、顾家两不误。”周彩红幸福地说。 (肖艳超 文/何乐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