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专 版总第3720期 >2020-11-06编印

从“企业特派员”到“首席服务官”
我县一对一“管家式”服务助力民营经济“两个健康”
刊发日期:2020-11-06 作者:  语音阅读:

阅读提示:  今年1~9月份,全县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246.1亿元,增长4.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3亿元,同比增长10.8%,增速在平顶山市6个县(市)中位列第一,在全省各县(市)中排名十三……

  这一串串喜人的数字,彰显出我县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的良好发展势头。今年以来,我县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和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全力落实了“六稳”任务,做好了“六保”工作,向全县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

  “如果说经济发展是棵参天大树,那么良好的营商环境就是这棵大树茁壮成长的‘方舟’,为企业挡风遮雨、保驾护航。”县委副书记、县长王代强生动地打了这样一个比喻。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我县主动靠前服务,推出了“首席服务官”管家式一对一服务,丰富服务手段,扩大服务范围,多措并举助推企业发展,为县内众多企业发展增动力、添活力。

4版11-6-1.jpg

首席服务官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A  企业有所呼 政府有所应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

  “真是没想到,在这么短的时间就帮我们解决了一件棘手的事儿,有这么好的发展环境,我们企业一定会努力向前。”10月28日,在帮助我县某新材料有限公司解决场地被占用问题后,该公司负责人楚朝辉深有感触地说。

4版11-6-3.jpg

  这是我县营商环境投诉中心成立以来,解决的第25起投诉。

  据了解,县营商环境投诉中心是我县营商环境服务中心的内设机构,中心开通24小时投诉热线,主要受理企业等市场主体设立、行政审批、企业办事等方面的诉求。

  应民心,解民忧,诠释着服务宗旨。对各类企业提出的意见、建议或投诉举报,该中心第一时间受理,通过转办、督办、办理、反馈等程序,“逐单跟进”。

  除此之外,我县还变被动为主动,变“等线索”为“找线索”,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确定了每周三为“投诉接待日”,在县行政服务中心一楼办事大厅设立现场投诉受理点,近距离受理市场主体的咨询或投诉,为企业、群众纾困解难;强化问题导向,多渠道收集问题线索,深入相关企业,开展问题线索排查,助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同时在县产业集聚区设立营商环境服务站,打造“一站式”为企服务平台。

  “企业满意,是对我们工作最好的回馈。”县营商环境服务中心主任张会丽说,中心成立以来,不仅让企业对解决问题有了期待,更对该县的发展环境充满信心。

 B  顶层设计优 辐射效应强

  栽好梧桐树,自有凤凰来。哪里营商环境好,人才就往哪里走,资金就往哪里流,项目就在哪里建。

  “正是因为政府打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有了真诚的服务和贴心的举措,我们才更加坚定了发展信心。”这是在采访中听到我县企业代表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为给企业“全生命周期”提供便利服务,我县成立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分设9个专项工作小组,统筹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并在平顶山市率先成立正科级事业单位——县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中心,建立中心党支部,设立了投诉中心、考核评价室等部门,各股室分工明确、高效运转,全方位、立体化地优化和建设营商环境。

4版11-6-5.jpg

到田间地头进行“一对一"帮扶


  健全组织体系。从全县大局出发,我县分管营商工作的县领导同时分管行政服务中心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分管口的各部门任务相互关联,在推动工作进程中发现问题,能及时相互提醒整改,确保工作有力推进。

  同时,我县还完善制度保障,制定了优化营商环境联席会议制度、工作推进机制、考核评价机制、企业投诉交办机制等制度措施,并从多方面高效助推营商环境工作。

  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方面,我县以规范执法司法作为突破口,推动涉及市场主体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在营商环境建设中最大限度地融入了法治要素;在宣传舆论方面,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手段营造“人人关心营商环境,人人维护营商环境”的舆论氛围;在督导检查方面,发挥合力效应,营商环境服务中心不仅联合纪委监委、督查局和司法局开展专项检查,同时配合县委巡察办开展营商环境专项巡察工作;在考核评价方面,将考核结果纳入“党建引领、比拼四季”擂台赛,用评价机制让营商环境得以量化,倒逼营商环境改善。

 C 服务更便捷 市场添活力

  “这个月合作社的电费下降了1万多元,‘首席服务官’可把好事办到俺的心坎上了。”10月29日,我县绿佳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献伟感激地说。他口中的“首席服务官”是大营镇党委书记杨淑祯。

  原来,绿佳种植专业合作社隶属于该县一家工业企业,用电一直是工业用电电价,电费开支大。杨淑祯在下沉企业开展“精准帮扶”了解情况后,积极与供电部门协调,解决了合作社实际困难。

4版11-6-2.jpg

入企业开展“管家式”服务


  “好的营商环境简单来说就四个字——‘便民利企’。围绕这个理念,我们着力打造‘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营商环境服务机制,实行主动超前服务,就是在项目正式落地之前,提前介入,看能提供哪些服务。”县政协副主席毕志伟说。此外,我县还开展领导干部“走流程”工作,通过领导亲身办、代理办、陪同办,全程体验,真正推动服务的再优化;落实首席服务官制度,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疫情期间,我县成功实现了从“企业特派员”到“首席服务官”的转变,分别抽调工信、环保、应急管理等部门人员91名,为我县所有规上工业企业均派出1名驻企首席服务官,实行“零距离对接,一对一服务,企业不跑腿,服务由我来”的新工作模式,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

  为把首席服务官工作向纵深推进,我县同时向275家企业派出贴身服务官和政企联络官,每个企业由首席服务官、贴身服务官和政企联络官组成一个工作服务专班,明确了工作职责和要求。建立“一联三帮”首席服务官微信工作群,完善“一联三帮”首席服务官定期走访企业制度、问题周报制度、信息上报制度和督导检查等制度措施。截至目前,首席服务官共排查梳理企业生产经营难题200余个,全部得到协调解决,首席服务官工作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同时,我县还把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作为重点工作之一,于今年6月成立民营经济工作联席会,扎实推进民营经济“两个健康”百县提升行动和“一联三帮”保企稳业专项行动,不断提升工作效能,狠抓任务落实,主动担当作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内生动力、释放发展潜力,全面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优无止境’的行动,对企业,我们承诺‘门外的事情我们管、门内的事情企业自己管’,为企业提供贴心式、保姆式主动服务,营造舒心、安心、放心的投资环境,为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保驾护航。”县委书记许红兵表示。

  统筹 杨国栋

  摄影 董红巧 陈 桉

  文字 杨国栋 石少华 韩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