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河南省大地水泥有限公司厂区一角
2019年,河南国玺超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荣获高新技术企业
历史的风悄然吹过,在时间的洪流中,在宝丰7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随处可见厂房林立、车来车往,充满着改革的生机,洋溢着发展的激情。在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工业强县”号召下,全县干部群众用智慧与汗水,用责任与担当,共同谱写了一首勇于奋斗的壮丽史诗。“十三五”期间,是我县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稳步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五年,多项工作走在了全市各县(市)区前列。顺利入选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试点县,科技创新工作全市领先,政策性资金争取连创新高,进一步夯实了“工业强县”基础,推进“工业强县”走深走实。
经济指标不断攀高。我县工业经济指标稳步提升,连年在全市乃至全省走在了第一方队。特别是在2020年受到疫情冲击情况下,工业总产值完成387.5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完成6.5%;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8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申报省级智能车间2家;创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创建省十大装备制造企业、省级效能领跑者企业各1家;实施“三大改造”项目57个,年度计划投资46.6亿元,已完成47.68亿元,完成率102.32%。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24.9%,提高3.7个百分点,超额2.7个百分点。
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通过政策引导、优化服务,抓培训、立标杆,科技创新氛围越来越浓。铁福来公司荣获“国家绿色工厂”、创建为“省级工业设计中心”,两款产品被确定为河南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旭阳兴宇等5家企业成功创建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玺超纯等3家企业成功创建市重点实验室;洁石碳素等5家企业已推荐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信瑞达等3家企业申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地水泥等2家企业获得“国家两化融合评定证书”。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R&D)提高了0.32%,超额完成目标。
争资工作连创佳绩。仅2020年争取上级资金1578万元,占全年目标任务590万元的298%。帮助铁福来、国玺超纯公司等4家企业争取省、市科技重大专项资金1500万元;为大博瓷画等10家企业争取市科技创新券278万元;为博翔碳素等3家企业争取省先进制造业补助资金2000余万元;帮助铁福来公司争取“育鹰计划”贷款1000万元。
助力工业强县冲在前。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我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对翔隆不锈钢、国玺超纯、圣诺陶瓷等企业实地调研,制定了“3+N”产业发展战略;通过做大做强不锈钢、新型碳材料和煤化工三大战略性支柱产业,积极发展壮大绿色食品、视光、装备制造、新材料等N个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助力我县建设河南省新兴工业大县。以全省第一的成绩被省工信厅批准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试点县(全省10家)。
信息化建设再发力。依托县优势特色产业,培植骨干企业发展5G产业,信瑞达公司新碳基新材料在5G制氟领域的应用项目已被推荐纳入全省5G项目库;指导协调运营商加快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5G基站建设107个,共开通92个,实现了核心城区的5G连续覆盖。
无工不富,无工不强。针对“十四五”工作规划,县工信局局长张中琦表示:我们将紧盯工业强县目标,一是不断增强竞争进取意识,在服务全县大局中展现更大担当作为。以重点企业为龙头,完善不锈钢、新型碳材料、新型煤化工等产业链条。二是不断提升标准要求,奋力实现自身发展的突破跃升。对标对表,抓重点、找差距、补短板,发挥综合协调服务职能,落实各项服务制度,提高服务企业能力,助推企业实施“三大改造”。三是致力科技创新,提高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开展“送政策进企业”活动,研究制定科技创新激励政策,实施一批5G产业项目,培育一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平台,为我县建设‘四强县’、迈入‘全国一百强’的奋斗目标做出更大贡献。 (史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