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中原印记总第3810期 >2021-03-23编印

中原支队在宝丰
刊发日期:2021-03-23 作者:□ 郜现松  语音阅读:

  解放战争时期,北方干部南下是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中原支队的成立是改变中原局势、解放全中国的关键举措。中原支队的山东南下干部在宝丰发动群众、清匪反霸、恢复发展经济,为中原乃至全中国开辟、巩固新解放区创出了一条新路。中原支队是一座历史的丰碑。

中原支队的组建过程和南下宝丰的经过

  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党中央及时做出了从解放区选派大批干部南下的部署。山东解放区响应号召,抽调大批干部南下,支援开辟新解放区的工作。

  1986年10月18日,原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原南下干部中原支队队长兼政委金明在宝丰县党史、县志座谈会上回忆,1948年初,金明时任山东胶东区党委副书记(书记林浩)、胶东军区副政委(司令员许世友,政委林浩),中央决定任命他为中共东南分局第二副书记(书记粟裕,第一副书记叶飞)、华东野战军第一兵团第二副政委(司令员兼政委粟裕,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副政委叶飞)后,他遵照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示回到胶东,从胶东、渤海、鲁中、鲁南和滨海五个区党委组织抽调党政、公安、财政、新闻和从事出版、印刷工作的干部职工近5000人随同他南下。

  1948年4月,从胶东抽调的干部1000余人,与从鲁南、滨海和渤海等地区抽调的干部4000多人会聚到惠民一带待命。加之从华北等地区抽调的干部,这批南下干部总数达到14000人。4月下旬,这批南下干部先后到达濮阳华野司令部和第一兵团驻地,随即编入随营学校,即“华东野战军随营军政大学”,进行政治和军事学习,校长是华东野战军的司令员、政委陈毅。

  1948年4月30日至5月7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在河北阜平县城南庄召开扩大会议,讨论战争战略和建立华北、中原解放区的问题。陈毅和粟裕等应召参加。会议采纳了栗裕4月18日的建议,决定华野3个纵队暂缓渡江南进,仍留中原作战。会议决定建立华北和中原解放区及党政军领导机构。中共中央于5月9日发出通知,除华中解放区现辖境地外,凡陇海以南、长江以北直至川陕边区均属中原解放区;决定加强中原局,由邓小平、陈毅、邓子恢分别任中原局第一、第二、第三书记;同时建立中原军区,将挺进中原的晋冀鲁豫野战军改名为中原野战军,下辖7个纵队。刘伯承任中原军区及中原野战军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陈毅为第一副司令员(仍兼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和政委),李先念为第二副司令员。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领导机关在5月26日前后,由刘伯承、邓小平率领分别移驻宝丰县商酒务镇的赵官营村和北张庄村。宝丰,已成为当时中原地区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成为中原的首府。

  5月21日,中央军委电促陈毅尽可能迅速和邓子恢及大批干部一起去中原。5月30日,陈毅、邓子恢带数名随员和精干的警卫部队,乘坐吉普车、救护车和几辆大卡车,黄昏时从濮阳出发,6月14日下午到达中原军区驻地宝丰县商酒务镇的北张庄村,与刘伯承、邓小平会合,统一组织指挥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的协同配合作战。

  为了建设中原局、中原军区的机构经常性工作,陈毅和邓子恢把在华北与山东集中的拟南下时沿途建立地委、县委、分区武装的14000名干部,一分为二,栗裕带7000人到豫皖苏和淮南,陈毅、邓子恢带7000人到中原局和中原军区。后又经过精简,实际确定南下的只有4700人。6月1日,南下干部中原支队组建完成,由金明带领到中原局参加开辟新区工作。

  中原支队金明任支队长兼政委,周季芳任副支队长兼副政委,熊少南任参谋长。其下设四个大队,分别是党群大队、新闻大队、公安大队和财经大队,各大队均设大队长和政委职务。新闻大队的干部主要是从新闻、出版、新华书店和印刷厂等宣传文化系统中抽调,近五百人。新闻大队前期叫淮河大队,大队长是谢冰岩,政委是胡金魁。后经过调整改称为新闻大队。其大队长是华禾青,政委是岳明,大队党委秘书长是彭展,副秘书长是亓爱众。大队下设四个中队,一、二中队是以新闻部门的干部为主,三、四中队是以印刷厂和新华书店出版系统的干部为主。

  6月11日,中原支队由濮阳开始南下。为了确保南下途中安全,组织上还专门给配备了一个警卫班,有16个人,每人配两支枪。中原支队还配备一部美国胜利牌吉普车和几匹马,吉普车打前站安排住宿。当时平汉铁路沿线的一些城市,如河北的永年、河南的安阳还没有解放,中原支队只能夜行,绕道从清丰、南乐、大名、魏县、成安、邯郸等县城,进入山西太岳解放区,又经过长治、晋城和济源,从孟津过黄河到洛阳、临汝。7月29日到达中原局所在地宝丰县赵官营村附近的魔冢营、路寨、范庄、岳寨和官衙等村整编。中原支队总部设在魔冢营村薛梦北家,该宅原为地主所建,是一进二宅院,面积有600多平方米。

  8月12日,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在宝丰县周营村召开欢迎大会。中原局和中原军区的领导刘伯承、陈毅等都在会上发表了讲话,称这些干部是建设中原解放区的宝贵财富和难得人才,并高度评价“南下干部的到来,胜过10万大军”。从8月16日开始,中原局第三书记、中原军区副政治委员邓子恢在宝丰魔冢营村中原支队驻地连续5天向中原支队干部作《论群众运动》的报告。他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讲了为什么要发动群众,怎样才能发动群众,党在农民运动中的任务等问题。

  中原支队的南下干部在濮阳时,就进行过新区政策教育。到宝丰后又经过新区工作培训。9月12日,中共中央中原局在魔冢营村宣布了中原支队分配到各县的干部名单,主要是分配到豫皖苏、豫西、江汉、桐柏和陕南区。其中把豫西区五地委所属的临汝、宝丰、郏县和伊阳等县,作为民主改革、减租减息、建设武装、改造政权、发展经济、支援前线、巩固根据地的重点实验县,分别配备南下干部150名左右。当时由金明任豫西区五地委书记兼五军分区第一政委,具体抓这项工作。中原支队干部曾经被分配到宝丰后任县委副书记,后又接任县委书记。中原支队干部刘毅被分配到宝丰一区龙泉寺,后任中南局清匪反霸、减租减息、土地改革试点工作组组长,1955年任宝丰县委书记。中原支队第二大队的队长夏如爱被分配到临汝县任县委书记。当时各县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搞重点区、重点村,发动群众,清匪反霸。宝丰县摸索出新区如何深入发动群众等典型经验,在豫西重点县会议上作了介绍推广,推动了新区的各项工作。

中原支队在巩固解放区中创造了新区经验

  深入发动群众,重点搞清匪反霸。当时,中原解放区虽然政权已经建立,军事局面已经打开,但还有小股土匪被打散后逃窜到各地,分散到各村与人民政府作对。陈毅在1948年9月12日给中央的报告中说:“我党足迹遍全中国,土匪恶霸之猖獗恐无逾河南者,可以豫西临汝、鲁山、宝丰、伊阳、郏县、禹县等地为代表……南下干部到宝丰后有数起黑夜被杀害(中原支队的干部付世贵、王福堂,分别在宝丰岳寨、官衙村被杀害),单人不敢独行,单人带驳壳枪更易招致土匪的暗算,区村干部被击杀,造成一种下乡恐怖。”南下干部刚开始下去发动群众,落实新区政策时,群众担心军队一走,再遭土匪恶霸回来报复,怕和这些南下干部接近。为发动群众,他们深入农户家访贫问苦,和广大贫下中农同吃、同住,一起劳动,使思想工作串联扎根。逐步在农村建立农会。他们把村里的农民都组织起来,把惯匪、土匪头子的情况摸清楚,对作恶多端的土匪,绝大部分进行镇压,对当过土匪问题不大经教育后改正的人作为团结的对象。这些在新区工作的南下干部,依靠群众并在群众积极分子中发展新党员,新区就有了建党的基础。他们把群众组织起来以后,很快取缔了地主武装,用缴获的枪支,在农民中组织民兵,建立乡政权。社会秩序安定下来以后,再搞减租减息,建党建政、动员参军,最后进行土改。

  为新区培养了大批干部。当时建设和巩固不断扩大的中原解放区,急需各方面的专业人才和干部。南下干部的到来,虽然暂时缓解了中原解放区干部紧缺的困难,但还不能够满足中原解放区建设的需要。1948年6月至8月,中共中央中原局和豫西行署在宝丰先后创办了中原大学﹙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前身﹚和豫西行政干部学校(现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前身)。8月25日,华东干部朱凡等73人被抽调到中原局和中原军区在宝丰县大白庄村创办的中原大学工作。8月26日,朱凡任副教务长。9月,中原局在分配中原支队南下干部时又派朱银生、许新生、牟平等到豫西行署在宝丰县城南杨老庄村创建的豫西行政干部学校工作。他们在这两所学校为革命培养输送了大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地方行政等方面急需的人才,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夯实了新区的新闻出版工作,创办了中原新华书店总店和中原新华印刷厂。1948年7月1日,中共中央中原局决定在其驻地宝丰县赵官营村,以新华社中原野战军分社、华东新闻大队和新华总社派来的电务人员为基础成立新华社中原总分社。社长由中共中央中原局宣传部副部长陈克寒兼任,副社长由南下干部谢冰岩担任。当时,新华社的通讯报道主要是靠翻译密码和电台收发报来完成。7月底,中原支队新闻大队大队长谢冰岩和陈笑雨,带了新华总社调给中原总分社的报务、译电人员和华东新闻大队的干部队伍到达宝丰县赵官营村,使新华社中原总分社的革命队伍得到进一步壮大。

  新闻大队的一部分人被提前分配到豫西日报社(1948年7月1日创办)和新洛阳报社(1948年4月9日创办)工作。如:岳明分配到豫西区任宣传部部长兼豫西日报社社长,于大申分配到豫西日报社任副社长。1949年6月1日,豫西日报社与开封日报社合并改出中共河南省委的机关报《河南日报》,于大申任社长兼总编辑。还有200人由华青禾负责协调筹建中原新华书店总店。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筹备,1948年9月1日,中原新华书店总店在宝丰县赵庄镇大韩庄村正式成立了。经理是华青禾,副经理是彭展。中原局宣传部长刘子久、副部长陈克寒到会分别讲了话。同时,宣布成立中原新华书店总店所属的中原新华印刷厂的机构。厂长是倪德甫,副厂长是刘玉瑞。厂部下设:工务、总务、会计股、排字、铅印、石印、装订、校对、缮写、纸型等机构。全厂共有500多人,全部是中原支队新闻大队的干部。

  10月22日,郑州解放。11月,中原局宣传部以《冀南日报》社南下的莫循等干部为基础,在郑州筹备出版中原局机关报《中原日报》。12月,新华社中原总分社由宝丰移入郑州市。当时,总分社编辑部和《中原日报》编辑部驻郑州的美浮楼,总分社机要科等部门设在郑州日本领事馆。12月份,《中原日报》在郑州创刊,社长、总编辑由陈克寒兼任,副总编辑为莫循。

  加强财经工作。1948年7月,中原解放区设立财经委员会和财经办事处,邓子恢任财经委员会书记兼财经办事处主任。为建立各级财经机构,中原局从南下干部原支队中调来200多名财经干部到财经部门工作,确保了公粮的征收、税收的加强和中州农民银行钞票的发行工作。

南下干部是一座座历史的丰碑

  中原支队的南下干部,按照中央的部署,冒着枪林弹雨南下中原的首府宝丰,后被中共中央中原局分配到了中原的各个岗位,都为中原人民的解放、政权的建立、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中原的历史增添了光彩,谱写了一篇篇不朽的篇章。特别是曾在宝丰工作过的部分领导干部,他们为革命呕心沥血,全心全意,无私奉献,他们每个人都是一座历史的丰碑。

  中原支队队长兼政委金明,南下宝丰后被中共中央中原局分配到豫西区任五地委书记兼军分区第一政委,主要抓豫西新解放区发动群众进行清匪反霸重点试验县的工作,取得了新区清匪反霸、进一步开辟巩固新解放区的经验。建国后历任湖南省委书记兼湖南军区政委,财政部副部长兼党组书记,河北省委第一书记、河北军区第一政委,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中原支队中做思想政治工作出了名的“金钥匙”曾直,1948年南下宝丰后被中共中央中原局分配到宝丰后任县委副书记,后接任县委书记。建国后,历任长沙市委副书记、书记,财政部副部长,交通部副部长等职务。

  我党新闻工作的先驱谢冰岩,1948年南下宝丰后被中共中央中原局分配到新华社中原总分社任副社长兼中原大学新闻系副主任,建国后历任新华社秘书长、新闻出版总署司长、文化部司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所长、顾问、研究员,参加中国书法家协会的筹备工作,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两届常务理事,《中国书法》杂志社主编,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职务。2001年获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书法艺术特别贡献奖”。

  教育专家朱凡,1948年南下宝丰后被中共中央中原局分配到中原大学任党委副书记、副教务长。1949年春随军南下,5月进入武汉,以军委代表身份接管武汉大学。新中国成立后朱凡历任湖南省文教厅厅长、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长、湖南大学校长等职务。

  继焦裕禄之后兰考的第四任县委书记刁文,也是南下干部中原支队队员。1948年南下宝丰后被中共中央中原局分配到宝丰县二区大营工作。建国后,先后担任宝丰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禹县县委第一书记,临颖县委第一书记,商丘地委常委,兰考县委第一书记,郑州市政协八届委员会党组书记、政协副主席等职。曾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胡耀邦、江泽民的亲切接见。

  史子彬,1948年南下宝丰后被中共中央中原局分配到宝丰一区即商酒务任副区长、区长,建国后历任宝丰县委委员、宣传部长,河南省医学院党委书记、河南省政协委员等职务。

  还有辛洪祥,1948年南下宝丰后被中共中央中原局分配到宝丰县任县青年团委书记,大营区区委书记,剿匪反霸,镇压反革命,稳定局势,搞大生产运动,支援前线,为新政权的建立、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建国后历任焦作市委组织部长、河南省侨办(现省外侨办)主任(厅级)等职务。

  ……

  在这些南下干部身上,充分体现了千千万万共产党员、共青团员、革命战士,为了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为了崇高的理想,不惜流血牺牲、英勇奋斗的精神,体现了共产党员一心为公、一心为人民,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尚品德,他们的功绩永载革命史册。   (作者系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