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父城·故事总第3828期 >2021-04-18编印

豫西军区军工处兵工厂一分厂、二分厂旧址
刊发日期:2021-04-18 作者:  语音阅读:

4-182.jpg

豫西军区军工处兵工厂一分厂大营镇后窑村旧址  

  豫西军区军工处兵工厂一分厂旧址位于宝丰县大营镇后窑村寿峰寺,二分厂旧址位于宝丰县大营镇南关村关帝庙。

  1948年3月和6月,豫西军工处兵工厂一分厂(即炸弹厂)和二分厂(即修械厂),先后迁入宝丰县大营镇。

  一分厂在大营镇后窑村,以村北的寿峰寺为总厂址,设总装车间,后窑、宋坪、李坪等村分设铸壳、制柄、碾药车间,成品爆炸试验在后窑村的旧煤窑桶里进行。二分厂以大营镇内关帝庙为总厂址,负责修配总装,大营北街过街场处承担接收、分解、修理;南街处负责存放报废枪支零件;北街老酒馆处负责制件、做信管;吴家祠堂处分管制造手榴弹;十字街西巷口处为工厂食堂。所修制的步、机枪多在大营南坡上验射,修配的山炮多在大营西南的娘娘山上验射。

  兵工厂初迁入时,有100多人,借用当地的烘炉场,聘用当地李俭、李振、王小拴等铸造师傅,并从方彩岑煤矿、樊钟秀煤矿借来锅炉,从洛阳运来5部铣床。并利用该地抗日时期遗留的许多报废铁炮以及附近煤矿炼焦炭的有利条件,很快投入生产。后人员增至200余人,加之聘用民工,人数最多时达3000余人。

  兵工厂投入正常生产后,所需生铁原料除在当地由政府筹划收集外,多到襄县、漯河、许昌等地购买;所需硝磺等到洛阳、河北等地购进;炸药和引爆药采用土法自己配方碾制。两个分厂日生产炸弹3700多枚,并修造了大批步枪、机枪和小钢炮、山炮等枪械,为解放战争提供了大量的武器弹药。1949年7月,工厂迁至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