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台电脑,一个话筒,电子商务,一群干事创业的逐梦人。
提起城关镇这个85后小伙子王圣祯,不得不对他的返乡创业史赞叹。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春风徐徐吹来,怀着对家乡的热爱,2015年他放弃了北上广优越的发展优势,把一身的“黑科技”本领带到老家宝丰。
起初,从5人团队发展到今天29人的固定团队,6年时间,30多场面对面培训,手把手的操作,精湛的技术,高质的后期跟踪服务,让一群曾经手拿锄头面朝黄天的农村朋友拿起了手机变身“网红达人”,赚起了电商第一桶金,成为了乡村振兴中坚力量。
王圣祯提起刚回来创业时的低谷期也是一把心酸泪,起初信心满满,以为可以干出一番新天地,然而现实是基层人保守,接受新生事物慢,许多人不愿意学习电商甚至排斥等,种种现象给理想狠狠打了一巴掌。
随着国家政策越来越惠民,政府给与大力支持,这让曾经多次想放弃的他又坚定了他的创业梦。立志创业、投身创业、服务创业的浪潮犹如群蝶飞来,他决心要通过网络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并且能买到宝丰的土特产。于是,他把电子商务进农村技术培训列入计划,迅速开展,陆续覆盖13个乡镇,带动入住创业企业60余家,创业岗位500余个,登记开设网店300余人,带动就业2000余人,营业额2000余万,税收300余万,呈现出“能人创企业、百姓创家业、创业带就业”的连锁效应。2019年成功协办宝丰县电子商务“双十一”购物节,当天线上交易额720万元,线下仅20余万元。先后打造宝丰县首家“智慧园区”湛河园莲花湿地景区、平顶山学院60周年校庆线上火炬传递、成立宝丰县慈善总会网络募捐......一批批“黑科技”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他的创业园区被省、市、县有关领导先后参观调研。
如今,王圣祯被选举为城关镇东中社区支部书记。下一步他将谋划发展社区集体经济,充分发挥原有科技公司的技术优势和城关镇先进的网格化管理模式,打造东中社区“社区电商+家政服务平台”,带动全镇失业人员再就业。
高含金量的政策扶持,全方位的服务保障,大力度的宣传引导,一个个大众创业项目不断落地生根、茁壮成长。如今,“大众创业”作为“三苦”精神新时期的时代内涵和具体实践,已成为助推城关镇加快发展的新引擎。 (杨慧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