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丰县石桥镇,有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就是具有50多年党龄的盲人张山。一个双目失明的农民党员,却凭着自己的感觉和一根棍子,曾经每天步行10多公里为乡亲们义务投递报刊、书信,历经52年,风雨无阻。有人计算过,他在义务投递路上走了15万多公里。
张山,1942年出生在石桥镇兴隆村一个贫苦家庭,3岁时患眼疾,后双目失明。张山父母早逝,18岁就成了村里最年轻的“五保户”。但他打小就是个比较要强的孩子,平时为生产队里铡草、喂牛,别人拉车时就帮忙推车。“三夏”大忙时节,护麦看场。1965年张山被石桥公社评为“五好社员”,1966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学习毛泽东著作“老三篇”热潮中,经过别人的辅导,张山背会《为人民服务》,从此萌生了为村民办好事的念头。张山说:“我是党员,虽说我眼晴看不见了,但我还有两条腿、两只手,不能吃闲饭。”
村里报刊、信件没有固定人送,经常积压,他听说后,就主动要求义务为群众送报刊、信件。兴隆村是个大村,500余户,2000余人口,由王明寨、稻谷田、后陈庄、小柳树湾、霍庄、仓房等7个自然村组成,村多且分散,别说是盲人,就是一个正常人,转一圈也得大半天。张山却能准确辨别村民的住址。路上何处该拐弯,哪儿有条沟,哪儿有道坎,他都记得一清二楚。五十多年中,无论刮风下雨或是身体有病,他都一直坚持在义务送报的路上,从不间断。张山身上没断过伤,虽然路他已摸熟于心,但意想不到的事情也时常发生,尤其是雨雪天气,碰到树上、掉到沟里、撞到墙上的事儿已屡见不鲜。他额头上的新疤旧痕时常有五六处之多。
张山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每天早上八点钟,准时到离村一公里的石桥镇邮政所取报、信。他记忆力很强,脑子特别好用,邮递员只要把各类报纸、信件按次序分好,交代上一遍,他就能全部清清楚楚地记在脑海里。然后,回到村里,再按照顺序把报纸和信件逐一发给单位和村民,从没有出现过差错。开始许多人怀疑,不相信。有一次邮递员把成沓成沓的报纸重新打乱,有意考试一下他的记忆力和手感,结果,他抬手一摸,就把打乱的报纸又重新分好了。为此,群众送他个外号“活电脑”。
共产党员、盲人张山,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一分热发一分光!2005年4月,张山被评为宝丰县劳动模范。12月,中共平顶山市委作出决定,在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向张山学习活动。2006年7月11日,《人民日报》(第009版:党建周刊)刊登了《盲人党员张山:义务送报四十年》;2010年4月14日,中央电视台以《盲人张山的幸福生活》为题,对张山的事迹进行了报道。
这份义务送报工作,张山一干就是五十余载。2018年,年过古稀的张山身体状况大不如前,领导们不希望他那么奔波操劳,就不再让他继续送报了,并按照特困分散供养人员,对其进行帮扶。如今,将近八十岁的张山依然条理清晰,会偶尔拄着拐杖和街坊四邻攀谈一番。
身残志坚的张山,用他的实际行动阐释了普通党员的初心与使命。作为一个普通而特殊的党员,身体的残缺,并未影响他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回报社会的那份赤诚之心。这些都值得我们每个党员,每个干部群众去学习,去发扬光大。 图文资料来源:宝丰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