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乡村振兴总第3922期 >2021-09-01编印

大营镇古垛村:荒坡地长出“金瓜瓜”
刊发日期:2021-09-01 作者:  语音阅读:

3-0901-2.jpg

  8月30日,在大营镇古垛村的平顶山市鑫隆林业生态开发有限公司产业基地内,雨水将空气冲刷的格外清新,掩藏在密实藤蔓中的金色南瓜随风显现,一派丰收景象。“每到收获季节,我就到基地来打零工,一天收入至少60元。”正在采摘南瓜的村民范让花说。

  古垛村处于浅丘岭地带,以往村北坡地只能种玉米、小麦等旱地作物,靠天吃饭,土地产值低。近年来,随着村里年轻人外出打工,不少村民家中缺少劳动力,导致许多坡地闲置。

  “每次看到这种情况,都觉得土地这样闲置太可惜了。”鑫隆林业负责人边怀广介绍说,2018年,经过外出学习考察,根据村里的气候、地理位置等自然条件,自己流转了1000多亩荒地,种植花椒、核桃、槐树等。

  种下的树已大片成活,但树与树之间还存在很大空隙,为了实现“以短养长”和降本增效,边怀广经考察发现南瓜种植不需要掌握太多的技术,投入较少,便从去年开始在树中间套种300亩品种蜜本南瓜。

  边怀广介绍说,林间套种南瓜,瓜蔓覆盖了土壤,起了保墒作用。同时改良了土壤,抑制了经济林杂草的生长,省去了人工除草的成本支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前段时间,基地刚采收完300斤花椒,现在又迎来了蜜本南瓜收获季。预计整个采摘期将持续到10月。

  “流转土地的农民既得了土地流转金,还能在种植区务工,每天最少60元的工资。”边怀广介绍说,平时在基地干活的村民有10多人,农忙时用工40多人,主要负责采摘、分拣、称重、装袋及搬运等工作。目前,基地的南瓜已经和上海一家商户签订了收购协议,由于采用绿色种植,口感软糯香甜,深受客户青睐。今年基地的南瓜产量将达750余吨,产值近百万元。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边怀广说,今年公司又在经济林旁边流转了150亩坡地,建成了4条“千头线”进行生猪养殖,目前已投入使用,年出栏生猪4000多头,另一条万头线养猪项目正在建设中。养殖场排出的粪污为周边的基地提供了好肥料,改良了土壤,提升了品质,提高了效益,实现种养循环发展。

       (杜茹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