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致病性和传染性都比较强的呼吸道病毒。平常需要重视预防,要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洁,居住的房间要通风良好,要勤洗手。尽量不要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尤其是去菜市场、禽类市场等地方时最好是戴口罩,同时还要做好手卫生习惯,接触过污染物的东西还需要严格的消毒。各种肉类食物一定要煮熟、煮透再食用,处理动物的粪便以及其他排泄物时要戴手套,做好防护。平常还需要适当的锻炼身体,提高个人的免疫能力,多吃富含维生素类的食物,比如各种新鲜蔬菜和水果,还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1、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会有什么症状?
(1)主要症状:发热(≧37.3℃)、乏力、干咳;
(2)进展期:约有50%的患者一周后出现为呼吸困难;(3)严重期:可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血症、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凝血功能障碍等。
目前疫情显示,以轻中症为主,但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大。
2、发热是否为感染发病必备条件?
(1)多数患有发热症状;(2)部分患者起病轻微,可无发热;(3)在重症、危重症期间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
3、可能被感染的途径有哪些?
现有的证据显示:
(1)通过咳嗽或打喷嚏在空气中传播;(2)没有安全防护情况下与病人密切接触;(3)触摸被污染的物体表面,然后用脏手触碰嘴巴、鼻子或眼睛等;(4)接触到可疑的被感染的动物。
4、如果是密切接触者怎么办?
(1)与发病病例(疑似和确诊病例)有如下接触之一者:
①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②诊疗、护理、探视病例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③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其陪护人员;④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⑤现场调查人员调查经评估认为符合条件的人员。
(2)密切接触者应进行医学观察,主动配合好卫生部门居家隔离14天,期间做好个人健康状况记录,接受健康询问;隔离期间如有身体不适,应及时联系辖区卫生人员。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