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在采收成熟的花椒 王双正 图
1998年11月7日,我县观音堂乡九子山上,彩旗烈烈、人头攒动,我县万亩花椒基地暨小流域治理誓师大会隆重开幕,县四大班子领导和项目建设者共2000余人参加大会。自此,我县万亩花椒基地建设拉开大幕。
观音堂乡位于我县西部山区,是出了名的贫困乡。县委、县政府和观音堂乡的历届领导,为了改变观音堂乡人民的贫穷落后面貌,曾带领山区干群尝试着引进资金种植苹果、山楂、金银花……但由于自然条件所限,收效不大。而花椒牛不吃、羊不啃,防风、固土、耐旱,能美化环境,山区人民又有种植的习惯,只要科学种植,科学管理,可能成为观音堂人民脱贫致富的一条途径。1997年夏季大旱,观音堂乡北水峪村农民种植的200多棵花椒却获丰收,竟卖了2000多元钱,这还是在没有怎么管理的情况下获得的好收成,更坚定了乡党委、政府发展花椒种植的决心。
1998年1月8日,县财政局、林业局共同起草了《宝丰县花椒种植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呈报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最初规划在观音堂、李庄、闹店三个乡(镇),后经有关部门建议,县委、县政府决定将这个项目集中在观音堂一个乡成片建设,按先期建设6000亩、投入500万元资金实施。
1998年8月16日,经县政府研究,成立了以县政府副县长师建超为组长的宝丰县花椒种植基地领导小组。
为了高标准高质量完成花椒种植建设项目,10月26日,县委、县政府又在项目区成立了以主管副县长为指挥长,县财政、林业、水利、观音堂乡有关领导和技术人员参加的花椒种植基地建设指挥部。指挥部下设战地规划组、爆破组、宣传组、稽查组、质量验收组和后勤保障组,明确分工,推进工作。同时,观音堂乡也在四个主战区分别成立了由科级干部任指挥长的指挥分部。规定县指挥部人员吃住在山上的帐篷内,现场办公,负责项目的具体工作。
经过几个月的充分准备,1998年11月7日,我县万亩花椒种植基地建设工程举行了开工誓师大会。会后,县四大班子及有关部门领导与群众一起参加了劳动,广大干群大干花椒种植基地的热情空前高涨。四个主战区集中了人力、物力,争相参战,展开竞赛;各参战村不畏严寒,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参战群众早上5点起床做饭,赶早到工地。
离工地远的村,村里租车接送群众,中午干粮就开水,下午4点下工,每天保证了7至8个小时的有效劳动时间。崔家村党支部书记李留长为组织群众早上工,竟连续15天没有来得及吃早饭;余家村农民李留子垒堰时砸伤了脚,但他仍每天上工干活,不让村里照顾,按时完成了所分任务。项目建设中,项目区内每天都是人山人海、彩旗招展,举锤挥镐、垒堰挖土,人们干得热火朝天。
观音堂花椒种植基地项目建设的5个多月里,正值寒冬腊月,天寒地冻,指挥部的同志们坚持吃住在山上,每天奔波在四个战区的山头上,忙着搞规划设计,监督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及时解决工程中出现的问题。
县财政局派出人员负责对资金进行专户管理;县林业局抽调三名林业专家,负责项目区林地选址、设计及花椒苗的选用,还为观音堂乡培训了60多名林业技术员;县水利局负责项目区内的机井、井房、提灌站管道的架设和山上蓄水池的规划。在县花椒种植基地领导组的领导下,在县财政、林业、水利、观音堂乡政府等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观音堂乡人民怀着早日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每天一顿干粮就开水,战狂风、斗严寒,开山劈石、修路垒堰、开荒造田,使10000亩荒山变成了层层梯田,种上了优质的花椒树苗130万棵。
观音堂花椒种植基地项目,计划建设面积6000亩,实际完成1万亩,完成投资760万元,其中各级财政拨付项目资金370万元,乡村农民劳务折抵390万元。项目区内建设骨干工程8处,打深井3眼,安装变压器3台,架设高压线路0.21公里,建提灌站3处、大型蓄水池11座,架设输水管道24.8公里,盖护林房12间,花椒种植指挥部办公室5间,修筑盘山道路4.1公里,垒石堰26591条、长205.1公里,动用土石方12万立方米。
万亩花椒基地建成后,观音堂乡又在县直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一方面加强管护,保证成活率,另一方面继续扩大面积,很快便使花椒基地成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金钥匙。2003年,观音堂乡花椒种植面积达到近2万亩,首批种植的花椒进入盛果期,年产花椒26万斤,观音堂乡因此获得了“省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先进乡”的殊荣。2005年,观音堂乡花椒种植面积达到4.3万亩、450万棵。7月31日,观音堂乡举办了第一届花椒节,成立了花椒协会和“花椒基地服务中心”,观音堂乡成为豫中第二大花椒生产基地,被誉为“花椒之乡”。
2006年以来,观音堂乡在扩建新基地、补充老基地、稳定花椒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引导大户成立公司,从事花椒的购销、深加工,与双汇、王守义等集团公司签订购销合同,并开发花椒礼品套装、花椒粉、花椒油等产品,形成从花椒种植到花椒深加工和销售的产业化格局。观音堂乡先后获得了“红观音”花椒(原产地)注册和无公害“红观音”花椒原产地认证,打造了观音堂“溢美”花椒品牌,誉满中原大地。至2012年,观音堂乡花椒种植面积维持在4万亩左右,产量35万公斤,产值1000万元。
在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观音堂乡群众通过扶贫开发、易地搬迁、金融扶贫、到户增收、光伏扶贫等政策实施,2020年全部脱了贫,花椒基地在群众脱贫致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的观音堂乡,道路通畅、山青林密、环境优美,成了宝丰人休闲的好去处。观音堂乡群众通过发展山区旅游、食用菌、花椒等产业,致富之路必会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