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陈赓将军率军在中原作战,驻宝丰期间给老百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都称赞他的赫赫战功,传扬他的革命风范。
一
1948年7月28日至8月7日,中共中央中原局和中原军区在宝丰县城东街文庙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会间,陈赓得知夫人傅涯从黄河北到达驻鲁山县的豫西军区。一天午休时,他把第四纵队通讯科长戴其萼叫去,让他用电话联系豫西军区。
戴其萼问:“找哪位首长讲话?”
“你让军区的通信人员去找傅涯和我讲话!”
“傅涯同志来了吗?派个骑兵把她接来吧!”
“不接,我要和她讲话!我要劝她回黄河北去!”
“人家大老远地来了,为什么要劝她回去?新区也需要妇女干部嘛!”戴其萼表示不同意。
一会儿,陈赓和傅涯通话。互致问候之后,陈赓就劝傅涯回黄河北去。他说:“还是开明一点吧!现在前方在打仗,我不能带这个头。”傅涯经陈赓一劝说就回黄河北去了。
戴其萼总认为陈赓这样做不妥,自己的爱人从黄河北远道而来,连面都不见就动员人家返回,有些说不过去。为此,他两次三番地向陈赓提意见。最后竟然把陈赓惹急了,批评戴其萼:“你懂什么!这样做就是鼓舞士气。我若照你的意见做就是瓦解士气!现在我们整个部队在打仗,在流血牺牲!我能带头干这种事?”后来,直到淮海战役结束后,傅涯才同部队其他家属一道过黄河,在漯河和陈赓团聚。
二
陈赓率领的第四纵队有个京剧团,宝丰会议期间每晚都要为会议演出节目。一次会间休息时,四纵十三旅旅长陈康陪同陈毅、陈赓去看望在文庙旁的剧团。相互寒喧之后,陈赓向剧团主演刘美娟提出请求:
“刘美娟,你给我们唱一段吧?”
刘美娟对此有些反感,她把这种请求当作是国民党的唱堂戏了。就脱口回答说:“我不唱,你要看戏,我就在台上演给你们看!”
陈赓看出了刘美娟的意思,忙表歉意:“好,不唱了,不唱了!我向你检讨。”
刘美娟原是国民党二○六师京剧团的演员。1948年3月洛阳战役时,二○六师被歼,演员们纷纷四处逃散,躲在残垣断壁间挨饿受冻,是陈赓派侦察分队把他们找到一起,整编为陈谢兵团第四纵队第十三旅京剧团。刘美娟这次对待陈赓的态度是个误会,事后,陈赓没有因为刘美娟的顶撞而疏远她,刘美娟也更加敬佩陈赓。后来京剧团到了云南,刘美娟有了女儿大毛,陈赓特地买了毛线和布料,让夫人傅涯送到后台给刘美娟。1960年10月,刘美娟随云南省京剧团赴京演出,她听说陈赓病了,连忙领着女儿大毛前去探望,因为陈赓是把她引向革命的恩人啊!1990年9月,刘美娟在为宝丰县委党史委写的《回忆在河南宝丰的日子里》一文中,还记忆犹新地叙述了陈赓对京剧团关怀备至的往事。
三
宝丰会议上,陈毅的报告很长,一连讲了几个上午(每天下午讨论),陈毅讲完之后,刘伯承司令员讲话。他着重强调对陈毅传达的党中央、毛泽东的指示,要坚决贯彻执行,要求大家要以“这次传达的精神为依据,做好整党工作,搞好部队建设。”最后由陈赓、杨勇作表态发言,陈赓司令员表示,一定将这次会议精神在部队中认真传达贯彻好,做好整党工作。由于陈毅在报告中一再提到三支大军过黄河,充分肯定了陈赓挺进豫西作战的业绩,所以陈赓在表态发言中特别说明:“我们能顺利挺进豫西作战,主要是由于敌人主力被引向陕北、大别山、沂蒙山区三大主战场,我们乘虚而入。我们这支部队是晋冀鲁豫野战军的一部分,因作战形势需要,在一个地区单独活动了一段时间,现在又归还了建制,归刘、陈、邓首长指挥。前一段通讯社、报纸为了宣传,称我们为陈谢大军,我陈赓何人?怎敢和刘邓、陈粟并列?”陈赓的表态发言,既实在又谦虚,受到了与会同志的一致好评。
1990年7月8日,戴其萼重访陈赓将军当年战斗过的地方,在宝丰会议旧址留影纪念,并深情地回忆了陈赓将军在宝丰会议上传为佳话的往事。他说:“这些虽都是小事,但可以看出陈赓将军的气质和品格。他大公无私,不搞特殊化,与部队战士同甘共苦,患难与共,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堪称楷模。”
本版资料来源【宝丰史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