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文教·体娱总第4063期 >2022-04-01编印

我县部门联动—— 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鲵”回到了新“家”
刊发日期:2022-04-01 作者:  语音阅读:

4版040104.jpg

4版040105.jpg

  3月30日,县农业农村局接到县公安局森林公安电话称,一热心市民在净肠河中发现一条“怪鱼(大鲵)”疑似“娃娃鱼”。县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人员赶赴现场。市民在发现大鲵搁浅后,为防止大鲵受到其他伤害,被小心的保护起来。经过县水利局专家观察,发现大鲵身体情况良好,未受到伤害,多方沟通后,选择在龙兴寺水库将其安全放生到自然环境中(如图)。

  据了解,大鲵俗名“娃娃鱼”,是生活在淡水中的两栖动物,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因其夜间的叫声犹如婴儿啼哭,所以俗称为“娃娃鱼”。“娃娃鱼”是体形最大的一种两栖动物,体长最长的可达2米,最大的达50千克。本次放生的野生娃娃鱼体重12斤,体长70公分。体色随栖居环境色彩而有差异,背面呈棕色、红棕色、黑棕色等,上面有颜色较深的不规则斑点,腹面浅褐色或灰白色。多年来,通过政府各级各部门广泛的宣传,不断提高群众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的意识,使大鲵这一珍稀物种得以有效保护和繁衍,维护了生态平衡。与此同时,老百姓发现野生动物不擅自处理,能第一时间向相关部门报告,这也充分说明老百姓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意识不断增强。

  “娃娃鱼”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被誉为“水中熊猫”。净肠河中能够发现“娃娃鱼”,这充分表明,是河长制实施这5年、我县水质不断得到改善的结果,县农业农村局、水利局、森林公安三方联动救助“大鲵”的结果。

  下一步,县农业农村局、水利局、公安局森林公安将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方面持续发力,守护好我县的青山绿水!  (张豪杰)

  编后:为热心市民点赞,为相关部门点赞。同时,呼吁广大群众保护珍稀水生野生动物,共同构建良性的生态链条,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