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综合新闻总第4097期 >2022-05-25编印

商酒务镇—— “一张图”绘就促农增收“大文章”
刊发日期:2022-05-25 作者:  语音阅读:

3-5-25-1.jpg

  五月的商酒务镇,一派生机盎然,田野色彩斑斓,草木葳蕤,处处可见勤劳的农民忙碌的身影。走进何庄村,试种的百亩绿色旱稻长势喜人,驻村第一书记张黎华和村干部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去年,我们在何庄村党群服务站前广场的自留地上,开辟了一块60平方米的小试验田,试种高山旱稻取得成功。今年,何庄村及周边村庄群众共计种植300亩,为全镇大面积推广旱稻奠定了基础。”张黎华信心满满。

  这是商酒务镇因地制宜做活产业结构调整文章,不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走出乡村振兴新路的一个缩影。

  “商酒务镇围绕产业结构调整下足功夫,规划‘一张图’、下好‘一盘棋’。镇域内逐步形成了‘北工、中果、南养殖、东西区域小杂粮’的产业格局。”该镇负责人表示。

  产业结构调整的落脚点,关键在于能够促使农民增收。为确保这一目标实现,商酒务镇成立了领导小组,实行责任包村到户,以“村社合一”为抓手,紧盯秋月梨、益康姜、赤松茸、远达冬桃、黄洼小杂粮等产业,采取‘专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发展模式,通过“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重点培育龙头企业,在技术培训、人员管理等方面提供坚实保障。截至目前,全镇已注册完成农民专业合作社12家,累计带动46家种植大户进行特色种植。

  全镇按照“一张图纸、一套班子、一个调子、一把尺子”的“四个一”工作模式,全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选取韩庄、赵一、张庄、何庄、黄洼5个村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区域,根据“一村一品”原则,因地制宜,分类实施。赵一村持续扩大林下食用菌种植规模,探索“一心四点”发展模式,本年度种植规模预计达500亩。韩庄村以秋月梨为品牌成功入选河南省首批“一村一品”示范村,种植基地内除草、压枝有条不紊。张庄村益康农业生姜种植基地以强力示范作用入选宝丰县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持续学习生姜深加工技术,延伸生姜产业链,生姜产业势头强劲。黄洼村小杂粮“异彩纷呈”,通过深加工不断做实做细有机农产品深度开发,品牌效应进一步彰显。    (王佳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