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图志书《星野图考》载:“汝海应野多酒事,仪狄造酒汝海之南,应邑之野,取其水耳”。汝海即汝河,应邑之野指的就是今天的宝丰县境内。
酿酒与做醋未曾分家。宝丰东部平地适宜谷物生长,西部丘陵多种高粱。境内运粮河、石河、净肠河、应河、汝河等河道交错,水资源丰富,酿酒造醋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春秋战国时期,楚太子建在此筑城父,秦置父城县,这里成为方圆百里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父城位于运粮河畔,运粮河北连汝河,进而通江达海;茶马古道、宛洛古道、三鸦道穿境而过。便利的交通使各处的粮食可以源源不断运送至父城,父城的酒、醋等物资也可以由此送往全国各地,给父城酿造行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汉代的雇佣制度》记载: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商的社会地位在当时非常高,这也促进了酿造行业的发展。当时,父城大地醋坊比比皆是,商号林立,来往贩醋车乘络绎不绝。《宋史》记载,宋代对盐、茶、酒、醋等生活用品实行专卖制度,税收管理非常严格。宋代起,朝廷开始收取醋税。当时在坊间流传着一句俗语:“欲得富,赶着行在卖酒醋。”由此可见酒醋业的发达,当时的龙兴县也因此地“物宝源丰、宝货兴发”,而被宋徽宗赐名“宝丰”。
宝丰至今仍流传着“大树将军”冯异与宝丰醋的故事。据传,东汉开国大将冯异带兵北上抗击匈奴,将士水土不服,很多都患上了肠疾。冯异派人从家乡调来小米醋,让士兵们配饭吃。将士们肠疾痊愈,士气大增,一举打败了匈奴。刘秀赐封父城米醋为“宫廷御醯”,小米醋由此开始扬名天下。明清时期,宝丰小米醋的发展达到了顶峰,明成祖朱棣封宝丰醋为“御用醋”,并亲书“上乘佳佐、稀世精酿”。乾隆帝曾御赐宝丰醋匠“黄马褂”一件,以示恩宠。
数千年来,宝丰小米醋始终秉承着古法酿造,坚守着传统工艺,绵延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