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文艺·副刊总第4114期 >2022-06-20编印

醋香缕缕惹人醉
刊发日期:2022-06-20 作者:□君亭  语音阅读:

我是听着“打酱油灌醋”的叫卖声成长起来的。那时候记得有个六十来岁的老人,骑了辆破旧的自行车,车把上绑个像唱戏人演奏用的“梆子”,到了村口,车子支好,手敲梆子,用宏亮的声音喊“打醋喂……”,车后架两边绑了两个装醋的皮桶,旁边挂着带着铁丝钩的小铁桶,咱当地人称它“提儿”,用来打醋,车架上搭了个装粮食的布口袋,还带着一杆带盘的秤。他说他带的是正宗家乡米醋。

当老人揭开醋桶盖子,深深的吸几口飘出来的醋香味儿,那淡淡的醋香味实在是沁人心脾!每次从老人手中拿过打来的米醋,走在回家的路上就会被醋香所醉,忍不住偷喝上几口,让迷人的醋香弥漫整个心脾,那感觉的确很舒坦。

俗话说:“要穿还穿自织衣,要用还用本地货。”我对这句话比较信奉,我觉得本地生产的东西地道,货真价实,可信度高。在我看来,调味品也如此,醋中佳品当属本地米醋。

随着时间的推移,宝丰人在家庭作坊的基础上采用现代工艺制作酿造出了米醋,使这些土生土长的土特产真正经得起大家的细品慢咽,还让醋的功能多起来,如保肝醒酒、防治感冒、保健饮料等。如今知识增多了,知道醋也能软化血管,能养生了,就越发地喜欢醋。每天吃饭前喝上一口保健醋,不仅酸甜可口,而且能够起到软化血管、降低血脂、增强食欲的功效;春秋季流感爆发,在火上熬点醋,满屋飘香,病菌难逃,可预防感冒。

夏天,天热,大多数人食欲不振,有时候到超市拿上一包速冻饺子,把水添好,放在灶上,腾出时间先把刚从地里收回来的新蒜剥好,将蒜瓣儿洗净在蒜臼中砸好,倒在小碗里,再淋上家乡醋,滴上两滴小磨油,搅好拌匀,夹一个饺子蘸一下,放进嘴里细嚼慢咽,真是人间美味。家乡米醋的存在,刺激着味蕾,恭维着嗅觉,使夏日的吃饭变得真过瘾。

在我们乡村,家家户户晚上般都要喝稀汤面条,俗称“喝汤”,往往就是添了醋的酸汤。喝这些汤,可起保健和提高食欲之功效。下一碗汤面,切点儿韭菜花花,滴点油,放上一勺醋,酸汤面,简约的饭菜,却吃得老少满嘴留油,鼻尖上脑门上都冒出津津汗滴。

大家在端饭碗赶饭场时,都会滴上几滴醋。不比不知道,一比见分晓。有的是“个体醋”,颜色淡;有的是“掺假醋”,没味道;有的是“勾兑醋”,味涩。还是咱家乡人自酿的米醋,那醋香随着碗中的热气弥漫开来,缭绕在房前屋后,丝丝缕缕,引得路边暮归人一边贪婪地吸着鼻子一边说:“还是这味儿地道!”接着猛吸几口才伴着叮叮当当的铃声渐渐远去。

细看米醋色棕带黄,倒一滴在勺子里,在阳光的照耀下犹如一块流动的琥珀,闪闪发光;又如同一轮井中的明月,散发着迷人的色泽。我只想静静地坐在一边,感受它深邃的美。

在所有的调味品中,它太独特了,独特得有些霸道。其它调味品入锅,大多是比较含蓄的,味道是慢慢出来;而醋则不然,一旦洒入,不管是油锅还是汤锅,那种直入鼻孔肆意地撩拨嗅觉神经的感觉,怎一个“酸爽”了得?如果轻轻喝一口,入口瞬间,那种醇厚霸道的酸味直接冲击腮帮子直到太阳穴,味蕾、肌肉乃至神经都瞬间沦陷,唾液必然奔涌如泉,直欲夺口而出,成“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气势。在我看来,它在调味品中的地位,就好比唢呐在乐器中的地位,不出声则罢,一旦出声,其它乐器只能拜大哥!

家乡米醋的味道是独一无二的。轻轻嗅闻着,先是一股淡淡的清香,像涓涓溪流散发着五谷的气息;渐渐地,属于米醋特有的醇香气味慢慢沁人心脾;细细品味,浓厚的味道刺激着你的味蕾,略带苦涩,但在滑过喉咙后又升腾起一丝丝香甜。这是宝丰人酝酿了千年才创造出的属于家乡的味道。

家乡米醋是浓浓的乡情。出门在外的宝丰人,离开家时,别的都可以不带,唯独不会忘记带一瓶自己的家乡米醋。离家在外,想家了,饭里加几滴醋,就有家乡的味道;想娘了,面条里加些醋,就会品出家的味道。一碗面,醋味飘香,吃在口中,香满于口,情满于心,那份情,浓烈悠长!此时,举头望明月,家在远方,浓情却在心上!

家乡米醋陈而不腐,酸而醇香,存储时间越长,味道越醇正,香味越诱人,轻轻吸入鼻翼,香绵酸醇,像憨厚老实的宝丰人,相处越久,那憨厚的本性越凸显。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无论人身处何方,家乡米醋的浓郁香馥,永远是咱最为浓厚的乡土情结。当身处异乡时,他们不需要到处找所谓的家乡味,只要在碗里添一勺正宗的家乡米醋,就能感受到浓浓的家乡情。

   作者单位:红星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