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文教·体娱总第4138期 >2022-07-22编印

国家级说唱文化(宝丰) 生态保护实验区专栏
———宝丰非遗项目———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平调三弦书
刊发日期:2022-07-22 作者:  语音阅读:

7-22   非遗.jpg

  2020年10月19日晚,“河南省非遗曲艺展演周”开幕式暨国家级说唱文化(宝丰)生态保护实验区专场,在河南艺术中心文化广场举行。平调三弦书传承人、百岁老人余书习(右二)师徒三代表演《劝闺女》。        资料图片

  2021年7月,平调三弦书列入第五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类别是“曲艺”,编号“VI-7”。

  平调三弦书广泛流传于宝丰县全境及相邻县市。因唱腔以中低音、板式以平稳舒展为主要特征,区别于其他三弦书而得名。

  平调三弦书传承至今,已有四百年历史。

  清末、民国时期,宝丰县境内三弦书艺人的行会组织“三皇社”活动频繁。“三皇社”在农历三月三有“摆社”的习俗,议程有祭奠三皇、比书亮书、座谈交流、检查社规社律等。

  平调三弦书唱腔属板腔体,分“铰子腔”和“鼓子腔”,腔调朴实、自然、流畅,音域宽广;唱词或典雅蕴藉,或雅俗共赏,既有文言词语,也有诸多豫西宝丰方言,还沿用古体诗词,具有浓郁的宝丰地方特色;伴奏以三弦为主,另有腿缚的“腿板”、铰子(小铜钹)、八角鼓等击节演唱;平调三弦书可一人伴奏连带演唱,亦可一人演唱一人伴奏;经常表演的有长篇传统书目《何文秀私访》《金钱记》等,中短篇书目《彩楼配》《王督堂训子》《劝闺女》等等。

  为记录保存、宣传弘扬平调三弦书,近年来,说唱文化系列丛书出版的专辑有《马街书会唱段集锦(二)·余书习三弦书辑录》《马街书会长篇大书选(三)·何文秀私访》等。

  平调三弦书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宝丰县周庄镇耿庄村余书习先生为平调三弦书乃至马街书会的保护、当地曲艺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如今年逾百岁,仍能登台演出,被誉为曲艺“活化石”。他曾多次登上河南卫视名牌栏目《梨园春》演出。参加两届河南省非遗曲艺展演周宝丰专场的演出。今年6月份,曲艺展演周宝丰专场的相关话题“102岁曲艺活化石再登舞台”,不足24小时浏览量就超过100万,充分展现了宝丰说唱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曲艺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