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文教·体娱总第4143期 >2022-07-29编印

国家级说唱文化(宝丰)生态保护实验区专栏
———宝丰非遗项目———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墨派大调曲子
刊发日期:2022-07-29 作者:  语音阅读:

4版072901.jpg

  2020年10月19日晚,“河南省非遗曲艺展演周”开幕式暨国家级说唱文化(宝丰)生态保护实验区专场,在河南艺术中心文化广场举行。墨派大调曲子传承人冯合水等表演传统曲目《套狗》。 资料图片

  2021年7月,墨派大调曲子列入第五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类别是“曲艺”,编号“VI-8”。 

  大调曲子,原名“鼓子曲”,是明清两代流行于中原的小曲、民歌融汇诗词、民间故事逐步衍变形成的一种曲艺形式。是为数不多的带有文人词风曲韵的传统说唱艺术。

大调曲子由南阳艺人墨子亮传至宝丰后,与宝丰县的小曲小调相结合,形成了一个新派别,称为墨派大调曲子,是大调曲子的重要分支,并世代传承至今。

  大调曲子崇奉儒教,推行孔孟理念,注重知识内涵和礼法举止,以诗篇曲赋为根本,以规矩礼制、仁义德行为宗旨,同时唱腔优美,调门众多,词曲高雅,广受大众喜爱和推崇。

墨派大调曲子伴奏乐器主弦为三弦。另有古筝、琵琶、月琴、洞箫等。

  曲目有《三国》《水浒》《红楼》《西厢》系列,以及民间故事、民间传说和生活小段等。如《华容道》《林冲夜奔》《套狗》《潇湘夜雨》《明饯》《英台拜墓》《祭塔》《套狗》《踢毽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