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保家卫国到富民强村,从人民子弟兵到村民的带头人,在不同的“战场”上,他却扮演着相同的“角色”,“他是我们百姓的主心骨、贴心人。”村民们自豪地说。群众口中的“他”,就是肖旗乡方旗营村的“硬核兵支书”王永军。
今年50岁的王永军,2008年回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看到家乡泥泞曲折的土路、破败杂乱的老屋,王永军内心那股在部队锻炼出的顽强和韧劲涌上心头,“一定要改变家乡的面貌!”
想致富,得先把村上的路修起来。王永军申请把村里的主路从原来的3米加宽到5米。路修好了,平整宽阔的水泥路改写了群众走泥巴路的历史,村里的面貌也得到了改善,群众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永军干工作不犹豫、不躲闪、不玩花架子,我们放心!”
群众的认可,让王永军更感到了身上的责任之重。他又思索着群众的饮水安全工程。为解决全村1238人的安全饮水问题,王永军外出跑项目筹资金,组织村民积极实施安全饮用水提升工程,让户户通上自来水。2014年他也被评为县优秀共产党员,2015年荣获平顶山市“五一”劳动奖章。
在2022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为了让村庄“美起来”“亮起来”、更宜居,王永军积极组织各方力量,筹集资金80多万元,对整村进行彻底改造,动用机械车辆,清理河道900多米,大小街道20余条,清运土方10000多方,安装路灯80余盏,种植树木2000多棵。同时,投入资金20余万元,对全村的下水道及水利基础设施进行改造,使全村没积水,群众耕地达到了旱能浇,涝能排。4月2日,方旗营村荣获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单位。
现在,走在方旗营村,通村道路干净整洁,房前屋后翠竹掩映,池塘河流干净清澈,孩子们在文化体育广场嬉戏玩闹,村民享受着“出门就是公园”的乐趣,该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人居环境“明星村”。
“家乡养育了我,部队锤炼了我,党组织培养了我,作为一名县人大代表、一名‘兵支书’,我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回报家乡和社会,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抓手,带领群众过上‘人人富裕、生态文明’的美好生活!”谈及今后的工作,王永军激情满满。
据了解,如今在肖旗乡朱洼村、西丁岭村、土桥铺村、柴庄村、五里头村、三里营村、郭庄村7位“兵支书”同样在家乡乡村振兴的“新战场”上继续发光、发热。他们的选择背后,是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和担当,是与时俱进的政策保障,更是乡村振兴大背景下个人理想与时代脉搏的同频共振。 (唐泉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