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是“七夕”,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情人节”。为进一步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张八桥镇结合“七夕”传统节日,开展以“发现爱、弘扬爱、传递爱”为宗旨的“鲜花送模范 文明代代传”活动,为该镇在各行各业中涌现出的12对模范夫妻送上鲜花和祝福。其中大多是值得众人点赞的“夫妻档”,他们中有相濡以沫的爱人,有共同在党50年的耄耋老人,有共同致富奔小康的农民夫妇,也有工作上相互帮助、生活上共同帮扶的基层干部。
相濡以沫乡邻颂 不离不弃好儿郎
“老婆,情人节快乐!以前是我疏忽,结婚这么多年俺也没给你买过一束花,今天镇里的领导给咱准备了鲜花,你看看这花漂亮不漂亮?漂亮就给我笑一个!”8月3日下午,张八桥镇张八桥村一个整洁的农家小院里,男主人王伟明手捧鲜花向坐在轮椅上妻子深情告白。
也许是心灵感应,平时基本上没什么意识的妻子脸上竟然有了一丝笑意,这让王伟明感到很意外。
“啥门哩!她是我妻子,没病时给我生儿育女,操持家务,现在有病了我咋能不管,不管结果如何,我都会尽全力照顾她的后半生。”王伟明哽咽地说。王伟明的妻子叫张冬梅,八年来两次因脑溢血住院,造成大脑神经大面积受损,基本上没有意识,吃喝拉撒完全不能自理,孩子还小,所以这八年来一直全靠王伟明一人精心照顾。
“伟明真是个好男人,这些年冬梅有病,两个孩子又要上学,他一个人既当爹又当妈,不仅要在家附近打工挣钱,还要照顾冬梅母子三人的生活,真是太不容易了!”该村党支部书记李耀民说。王伟明不离不弃照顾妻子的事迹被十里八村的群众广为传诵,是张八桥镇远近闻名的“模范丈夫”。
夫妻携手同致富 扶贫济困美名扬
何英英、周志勇也是张八桥村上的一对模范夫妻,何英英是该村的党支部副书记,村里的许多日常事务都需要她去处理,还要协助打理镇上的电商产业园,负责给入驻产业园的商家提供服务。另外,她夫妻二人还经营着一家幼儿园,夫妻俩整日忙得不可开交,但一直相敬如宾,恩爱有加。
“志勇,下午你给那几个贫困孩子的家长打个电话,这个学期的学费咱还不收,让他们不用急着找钱,开学只管让孩子们来上学。”“中,我干完这些活就给他们打电话。”多年来,每当她们看到家庭贫困的孩子就会主动给他们减免学费。“这七八年为贫困孩子们减免学费有5万多元,咱办幼儿园,能抬抬手帮帮别人,也算是给国家做点贡献。”何英英朴实地说。“送人玫瑰,手留余香。”他们夫妻并肩携手奔小康、助人为乐的事迹感动了身边的人,也成了张八桥镇助人为乐的模范。
尊老爱幼家风正 勤劳致富奔小康
“娘,饭做好了,您和孩子先吃,我和俊岭趁着这会太阳落山不太热再去地里打会儿药。”
8月3日傍晚,草场村村民张项红像往常一样安置好婆婆和孩子们的晚饭,换上下地干活的衣服和丈夫李俊岭开始了傍晚的劳作。
“红,我先帮你背上药,我再去背另一个药壶,咱俩努努力,争取下午把剩余这块地的农药喷洒完。”“中,你自己也惜点力,打不完咱明天再打,别累着了。”
张项红和丈夫李俊岭结为伉俪之后,追求淡泊、不慕新潮、不摆阔气,精打细算,用之有度。婆婆身体不好,患有间歇性精神病,这些年因为项红无微不至地照顾,李母情绪稳定,近年来很少患病。现如今她们又流转了100余亩地种植玉米、花生等农作物,因为夫妻俩勤劳能干,庄稼打理得格外好,每亩地的收成至少比其他人多打一成,也成了村里小有名气的“种粮大户”、勤劳致富的模范夫妻,张项红夫妇也多次受到市、县妇联的表彰。
比翼齐飞为民服务 伉俪情深互帮互助
夫妻间的情感不仅限于山盟海誓,更在于平凡日子里的互帮互助。张八桥镇机关党支部的“夫妻档”陈培雷、李艳萍,十余年如一日地在基层岗位上默默奉献。陈培雷负责全镇武装工作,李艳萍负责全镇的残联工作,同为基层干部的他们彼此能体会对方作为基层干部的不易,在工作、生活上相互帮助,做对方的坚强后盾。
2021年李艳萍因眼疾住院,陈培雷主动把妻子的工作也担了下来,妻子上班之后,眼睛不能常时间盯着电脑屏幕,为了不耽误工作,陈培雷经常加班帮助李艳萍完成各类报表的上报,没有因为自己身体原因耽误手头的工作。
“培雷知道疼人,生活上大小事情没让我操过一点心。”李艳萍说不出甜言蜜语,确说出了许多女人梦想的婚姻状态。
一束鲜花,其价格并不昂贵,但“鲜花”送到“模范”手中时,产生的巨大典型示范效应却让全镇人享用不尽。
“通过放大一个个‘鲜花效应’,可以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在全镇树立起讲文明、讲道德、学先进、赶先进的好风气,文明之花必将越开越旺、越开越美。”张八桥镇负责人说。 (杨艳旭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