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宝丰县豫剧团在赵庄镇周营村演唱传统古装戏《三娘教子》。
2013年9月,宝丰豫剧列入第三批平顶山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补充名录。类别是“传统戏剧”,编号“VI-6”。
宝丰人旧称豫剧为“梆子腔”或“梆儿戏”。“唱、做、念、打”和“手、眼、身、法、步”是其演出的基本形式。根据戏剧情节、人物性格的不同要求,角色分为生、旦、净、丑等,按照较准确的艺术规律、程式,进行各种表演,从而揭示戏剧矛盾,塑造人物形象。角色可以男扮女,也可以女扮男。有夸张性的化装艺术——脸谱。“行头”(即戏曲服装和道具)有基本固定的式样和规格。
豫剧的唱腔音乐和河南的民歌、民间乐曲,特别是民间说唱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又与中州地区的语言音韵、语调语气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浓郁的地方特色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豫剧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凭借其高度的艺术性而广受各界人士欢迎。因其音乐伴奏用枣木梆子打拍,故早期得名河南梆子。
戏曲是综合性的舞台艺术,涵盖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等艺术形式。宝丰豫剧经常表演的代表性剧目有现代戏《玉兰花开》《碗中情》,以及传统古装戏《清官颂》《包青天》《小包公》《包公探阴山》《五更惊雷》《穆桂英挂帅》《无佞府》《三娘教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