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燥”为秋季的主气,称为“秋燥”。秋燥分为温燥和凉燥两种。“温燥”一般出现在初秋天气尚热时;到了深秋天气转凉,则多为“凉燥”。另外,秋季在五行上对应“金”,气候上对应“燥”,在五脏上则对应“肺”。而中医常说“肺为华盖”“肺为娇脏”。因此,肺处于五脏之中最高的位置,通过呼吸与天气相沟通,外界气候变化很容易影响到肺。请大家回想一下,对比其他季节的咳嗽,秋天的咳嗽是不是更干,痰更不易咳出?“燥胜则干”,燥邪的出现会导致津液的亏耗,从而出现像干咳少痰、鼻咽干燥、咽喉肿痛、甚至大便秘结等症状。县医疗健康集团中医院经方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少钦给大家推荐一个小方剂:
桑杏汤
组方:桑叶6克、杏仁6克、沙参15克、浙贝母9克、淡豆豉6克、栀子皮3克、梨皮(适量)。
用法:适量水煎服。一日二次口服
功效:轻宜燥热,润肺止咳。适用于外感温燥导致咳嗽、身热头痛,口渴咽干为主要表现症状的患者。
组方解读:桑叶疏散燥热,宣肺止咳;杏仁宣利肺气,润燥止咳,二药配伍,肺卫并治,共为君药。
淡豆豉助桑叶宣散表邪,沙参、贝母助杏仁润肺止咳,同为臣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