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起我就是咱这个小区的‘管理员’,也是咱小区疫情防控的责任人,家家户户甭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都可以找我,尤其是在外务工的乡亲,什么时间回来第一时间给我联系,这是我的电话都记一下。”“那可太好了!咱这‘三不管’的地方今后也有‘主心骨’了。”9月18日,城关镇下沉机关干部在西街社区内的龙兴小区与几位阿姨沟通起了小区的基本情况。
“三无”小区是没有物业的小区,小部分还没有名字。有的甚至用几号楼,什么路之类的来称呼,住在这里的人有什么“急难愁盼”或者生活上的琐碎事基本上依靠社区来解决,居民大多没有安全感。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三无”小区更是成了一个短板。一方面,小区没有专业的物业管理员,特别是对于“来宝返宝”人员疏于管理,排查起来相对比较困难;另一方面,小区治理方面也存在漏洞,尤其在小区环境改善方面尤为突出,例如:垃圾乱倒、清理不及时、电车上楼、飞拉电线等存在安全隐患。
城关镇为进一步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化建设,不断创新社区管理方式,强化治理功能,提升服务水平,特对镇域内“三无”小区进行专题研究,将110个“三无”小区科学划分为70个管理区,分别由城关镇70余名机关干部责任到人下沉一线分包服务管理,在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创文创卫、社区治理等方面发挥余热,助力“五星”支部创建取得成效。
“我们通过科学划分后,这张网织的更密更牢了,管理也更加精细化了,有物业公司的小区物业会全面服务,‘三无’小区由我们的机关干部来管理,老门老户有网格员来管理,社区负责统筹协调,这样一来,真正实现了网格化管理全覆盖,特别是疫情防控排查更精准了,能第一时间掌握源头信息,这一点很重要。”城关镇党委副书记李运豪表示。 (范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