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对使用抗生素的控制和人们对中药在治疗小儿常见病多发病过程中的优点越来越被家长们所重视,因此要求使用中药的人越来越多,那么怎样煎中药,怎么煎效果好,好多家长都不太了解。今天就由位于宝丰步行街北头东侧的陈君霞诊所陈医师给我们详细介绍。
陈医师说,煎中药最好用砂锅,如没有砂锅可用搪瓷器具,但注意破损部位的金属不能接触药液,不要用铜锅、铝锅或铁锅。煎药前洗净砂锅把药放入,加自来水没过药面1厘米,如水加得过多,小儿服药量太大有困难,水太少有的药没有浸到水起不到作用。砂锅外面应保持干燥,因外面潮湿加热后容易爆裂。煎药时,开始不要火力过猛,应慢慢加热直至煮沸后改用文火继续煮沸10~15分钟,然后停火,过滤出的药液为第一煎。再如此反复煎一次,把两次煎好的药液混合后分次服用。
陈医师说,煎药过程中还应注意中药的性味不同,有的需久煎才能出汁,如牡蛎、赭石等应先煎;而麻黄、桂枝、薄荷等解表药久煎会丧失药性,因此要后煎;有些药物,如羚羊、水牛角、人参等要多煎、复煎才能更充分利用其药性;补气、补血等滋补性药应文火慢慢煎熬,每次半小时以上才能使它的药性发挥。如果药物煎“煳”了,应当废弃,另行配制。因为煎煳的中药有效成分已被破坏,不但不能起治疗作用,甚至会起相反作用。如大黄短煎可有泻火、凉血、活血祛瘀用,而煎煳了则有止血作用。因此煎药方法是否适当,对疗效有很大影响。煎好的药液不要放置时间过久,因为放置过久会发生沉淀反应,影响药物效果。(真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