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父城·故事总第4211期 >2022-11-10编印

探访新华社中原总分社旧址
刊发日期:2022-11-10 作者:  语音阅读:

3-11-10-1.jpg

资料图

今年11月7日是新华社成立91周年纪念日。11月6日,笔者满怀激动心情来到“历史文化名村”赵官营村,去感受新华社中原总分社旧址历史文化风采。

赵官营村位于商酒务镇东北部,距县城13公里,北临石河,东临宝赵公路,南临水牛里村,西临孙官营村。村落呈南北长形,有东西、南北主街各一条,沿街有百货、饮食、服装等商店。村域面积4.6平方公里,设赵一、赵二、赵三3个村委会,户籍人口5680人,1624户。2013年6月被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文化厅、财政厅公布为河南省传统村落,2014年3月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六批历史文化名村。

据悉,商酒务镇是中原革命圣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等在宝丰留下了革命足迹。新华社中原总分社旧址是宝丰县众多革命红色旧址之一。新华社中原总分社旧址位于商酒务镇赵官营村东街,现存民国时期文物建筑5栋(如图)。1947年5月16日,中央作出加强中原局的决定,此时正是豫北战役快要结束之时,经过几个月大踏步的运动战,刘邓大军主力和陈赓兵团先后南渡黄河,华东野战军西进,解放豫、皖、鄂、陕等省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使豫西、陕南、江汉、桐柏、鄂豫皖苏六个解放区连成一片。1948年7月1日,中原局决定以晋冀鲁豫(后称中原野战军)野战分社为基础,在商酒务境内赵官营成立新华社中原总分社。该旧址原为地主房产,土改后分给村民,部分拆毁改建,现存建筑8栋,占地面积750平方米,中原局副书记李雪峰曾在此居住。

来到新华社中原分社旧址,首先映入眼帘是一座二层建筑,外部充满了历史的沧桑。屋内设施简陋,光线暗淡,可以想象当时工作环境很艰苦。新华社中原分社为党中央指挥解放战争,向国内宣传的有力武器,从而为夺取全国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发挥了积极作用。

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拟对该旧址进行修缮,涉及居民搬迁34户,建筑内容包括文物修缮5栋;重建、改建建筑52栋;商业及旅游开发;道路、环境及基础设施;陈列展示面积3840平方米。总投资10050万元。

商酒务镇将革命旧址文物群保护工作与乡村振兴相结合,通过引导赵官营村召开乡情恳谈会,吸引人才回归和资金注入,村集体和村民以土地入股,既促进了红色文化传承与发扬,又助推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如今,在商酒务镇党委政府的引领下,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聚焦良种繁育、农业结构调整、龙头企业培育等方面。积极发挥赵官营村的高标准农田和万家丰种植专业合作社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助力乡村振兴。在红色旧址的衬托下,一幅红绿交融的乡村美丽图景正徐徐展开……    (郭文华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