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文化·视点总第4233期 >2022-12-29编印

宝丰八景——酒务春风
刊发日期:2022-12-29 作者:  语音阅读:

酒务春风①

明·曹轸

百尺楼台数里环,醉乡深处酒贤关。

  千家春散陶巾②里,万斛愁消毕瓮③间。

  远近旆帘如上箬④,依稀风景似中山⑤。

我思监正因过此,分得馀春上笑颜。


注解:

①酒务春风,商酒务镇历史悠久,商酒务村内外遍布着大量古代酒文化遗迹,《吕氏春秋》载: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于汝海之南,应邑之野。距今已有4100多年。汝海之南即今宝丰县商酒务镇。隋唐时,“万家立灶、千村飘香、烟囱如林、酒旗似蓑、车马载运、舟楫塞河”的景象繁盛一时。北宋时汝州有酒务十家,宝丰居其七。元丰年间(108年前后),著名理学家程颢奉旨到酒源古镇宝丰商酒务监酒税。当时,嘉佑进士朱光庭曾在商酒务就学于程颢,因收益颇深,离开后告诉他人:“我听先生讲授,如同在春风中坐了一个月”,这就留下了“酒务春风”的佳话,成语如坐春风也缘于此。明嘉靖四十一年,后人为纪念他,在商酒务村西边建造一座“春风亭”,后定为宝丰八景之一,后因战乱被毁。

②陶巾:陶潜的软帽。《宋书.隐逸传.陶潜》﹕“郡将候潜﹐值其酒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复着之。”后因以为文人放诞闲适之典。

③毕瓮:典出东晋吏部毕卓(322—?)。毕卓,字茂世,新蔡人。历仕吏部郎、温峤平南长史。晋元帝太兴末年为吏部郎,因饮酒而废职,比舍郎酿熟,卓因醉,夜至其瓮间取酒饮,掌酒者不察,执而缚之。郎往视之,乃毕吏部也,遽释其缚。卓遂引主人宴于瓮侧,取醉而去。卓常谓人曰:“右手持酒卮,左手持蟹螫,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

④上箬:指古时浙江省酒村上箬。

⑤中山:中山国是战国时期鲜虞族立的国家,姬姓。是“战国七雄”之外的一个千乘之国,善酿酒,1974年曾出土两个酒坛。2005年人民网对酒坛开启后的新闻以《2300年前的战国中山古酒至今保存完好》为题进行报道。

参考译文:方圆数里的村落围绕着那百尺高的春风亭,这里是酒乡来此必醉,但藏着许多酒圣酒贤。

千家万户都好象生活在陶渊明滤酒的头巾里,无边忧愁都消失在如毕卓喝酒的酒瓮之间。

这里远远近近都悬挂着酒旗好象浙江酒村上箬,这里隐隐约约的如画风景似乎是古代的酒国中山。

我万分仰慕程老夫子又来到这里,几杯美酒让我嬉笑开颜。     张关民 译注

3版122901.jpg

张振伟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