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文艺·副刊总第4305期 >2023-04-17编印

豫西故事会
大兵家的尴尬
刊发日期:2023-04-17 作者:  语音阅读: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豫西乙村的大兵从部队转业回来,乡亲们去看他,邻居麻二迈过门槛说:“侄娃子,多晚回来了?”大兵热情地一边往里让坐,一边递烟说:“昨晚(碗)上。”麻二接过带把儿的“大前门烟”点上火吸着说:“你这孩子,见面头一句话就跟老叔哩气(开玩笑),从大老远的地方回来,不坐飞机也坐火车,坐碗上咋行啊!”在场的娄三说:“你真是土条子、土老冒,人家大兵说的是洋话。”麻二说:“羊话,大兵在部队里放过羊!”坐在一边的郑四看不上了说:“大兵!去叫他俩嘴上那带把儿的烟夺鸡巴喽!给他俩弄一个狗晒蛋!嘴上叼着人家敬的好烟,还骚侃人,狗咬出宫——不使人敬。真正见那端架子拽文的人,屁也不敢放,头还缩肚里呢!”麻二和郑四是针尖对麦芒的骂友,麻二接过话茬就呛:“放你娘那个拐弯狗臭屁,穿几天有裆裤,好赖话都听球不出,懂哩那黑羊蛋是烟熏里,还是墨抹哩!”

  大兵见气氛不对,话带火药味,赶紧劝:“伯!叔!甭抬杠,甭抬杠!您侄儿出去两年口语变了,一下子改不了,以后一定慢慢改,可甭因为我弄得不美气喽。”娄三说:“大兵!心放肚里吧,这俩人到一起不嚼(骂)两句,饭还吃不出味哩!一天嚼八回也不会恼。像我刚才说的真一百二没有骚侃你的意思。要说街坊邻居住在一堆子里,见面正经话能有多少,开玩笑除烦恼,两个人说几句粗话骂着玩,虽不老文明却乐了一群人呢!”

  一个说:“这话有点儿道理,人要是天天像陪娘家正客吃桌那样,正襟危坐像周武郑王那才不自在呢!”在座儿的哄堂大笑。   (作者:门晨曦 单位:肖旗乡乔庄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