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文艺·副刊总第4305期 >2023-04-17编印

又见燕子
刊发日期:2023-04-17 作者:  语音阅读: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岁岁来这里……”小区里小朋友唱的儿歌常常让我不禁想起久违的燕子朋友。

  鸟族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当属家燕。它用近在咫尺、同宿同眠证明了人间原来并不可怕。它以登堂入室、梁上真君子的落落大方证明了市井的慷慨和温情。“燕衔春泥向谁家。”人们一直把燕访视为大吉,欢天喜地地恭迎,小心翼翼地侍奉。

  小时候,几乎家家房檐下或房梁上都有燕窝。老人们告诫调皮的小孩不要掏燕窝、捉小燕,谁捉了小燕会得眼病。孩子们信以为真,保护燕子的传统也就保留下来了。

  燕子出双入对、辛勤奔忙、生儿育女,以动物的伦理鼓舞和提携着人类的伦理,奠定了祥鸟、瑞鸟、爱情鸟的地位。在人类栖息史上,喃语绕梁、人燕同居堪称最伟大的佳话和传奇。在我看来,这是比“风水”更好的自然成就,乃是天人合一、安居乐业的象征。

  后来,农村的草屋变成了平房,城市里高楼大厦林立,一个颠覆性的居住时代来临了。开放变成了幽团,亲蔼变成了严厉,盛情变成了冷漠,慷慨变成了吝啬……无论城市,或是乡村,皆是冷酷的窗户和密闭的防盗网,燕子没了以前的幸运,“燕子归来衔绣幕,旧巢无觅处。”燕子无法“安家”,天天要经历风吹雨打,在钢筋水泥林立的黑森林里,燕子无法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久而久之便不再回来了,美好的故事成了遥远的回忆。人类在囚禁自己的同时,也羞辱了认亲的燕子。

  不知人类的祖先是否与燕族有过长相守的盟约。如今闭门谢客,算不算背信弃义和严重毁约呢?

  上年,一开春,燕子便在办公楼一楼的廊檐下建了两个窝,在存放自行车的大厅横梁边也开始建窝。保洁员因为地板上不时掉有泥巴,想把燕窝捣掉。几位同事劝他们说,有燕子能来搭窝是好事。这才保住。“片片仙云来渡水,双双燕子共衔泥。”这样的情况和怀想才能更长久了。保洁员用旧报纸铺在地板上,接住燕窝里掉下来的泥巴、鸟屎和食物残渣。这样,每天上班便可见燕子飞出飞进,忙忙碌碌地衔泥搭窝,几天时间就搭好了。

  花开柳拂,夏风熏蒸,不记得哪一天听到燕窝中叽叽的鸟叫声,电动车防盗器一响,燕窝边立马伸出五个刚长出绒毛的鸟头,嘴边带着一溜黄,个个欢快的叽叽叫着,以为是母燕觅食回来了,特别有趣。

  “晴丝千尺挽韶光,百舌无声燕子忙。”时时见到燕子轻盈迅捷的身影在大院里飞舞,捕捉飞虫或觅食归来,心中默默祝福小燕子快点长大,不知不觉,雏鸟长出了羽毛,嘴角上的黄色慢慢退去,能站在窝边扑棱着翅膀,展翅欲飞。也不知道啥时候,燕窝空了——五只小燕子不见了,心中不觉怅然,好像失去了什么。又过了一个多月,燕窝里又响起了叽叽声——第二窝的小燕子出生了!燕子们更加忙碌了,它要在冬天来临之前把这批孩子养大,然后带它们飞往千里之外温暖的南方。这一家归去来兮,巢空巢满,上演着人间的悲欢离合。

  小河再现鱼游蟹舞,大山重见兔走雉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都在期待今年燕归来!  (作者:赵军利 单位:县教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