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乡村振兴总第4327期 >2023-05-23编印

观音堂示范区—— 野菊花铺就振兴路 撂荒地成了“希望田”
刊发日期:2023-05-23 作者:  语音阅读:

  眼下正值菊花栽种的好时节,5月22日,观音堂示范区滴水崖村菊花种植基地,十余名村民正忙着清沟、起垄、翻地、除草、栽苗、浇水……一幅美丽的春耕画卷铺满田间地头。

  “野菊花耐寒、怕水涝,栽的时候要栽深一些,这样菊花苗就比较耐旱,栽好以后,上面两片叶子留着,下面的全部掐掉……”为提升菊花苗的存活率,菊花基地管理员胡献伟耐心地为大家讲解如何移栽,以及移栽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滴水崖村土壤松软透气且富含丰富的肥力,适宜野菊花种植。“现在种野菊花的这些田地都荒了好些年了,现在终于把它们利用起来了,栽种的8万余株菊苗预计9月份开花,老百姓们很高兴,我们村‘三委’心里的担子也放下了。”滴水崖村党支部书记胡旭豪说。

  曾经40亩的撂荒地,如今成为了“希望田”。由于居家的大多是老年人,干不动活,种地收益低,撂荒田地也日益增多,在示范区的大力支持下,滴水崖村联合万顺益民种植专业合作社,走上了一条“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农户”的野菊花种植道路。

  “种菊花,不仅美化了我们的村庄,还给大家带来不小的收入,我在这里干些除草、栽苗的活,一天能挣100元的工钱,还能照顾到家里。”村民张国民高兴地说。

  如今,在野菊花种植基地,当地群众不仅可以出租土地获得收益,闲散劳动力还可以在“家门口”务工挣钱。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野菊花种植是滴水崖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的一个缩影,我们期待它“开花结果”,为推进乡村振兴“锦上添花”。       (牛祎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