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西瓜、麒麟西瓜、甜瓜,几名工人忙着采摘、装箱打包,干得热火朝天。5月26日上午,走进前营乡袁庄村丰华果蔬·五星工坊内,满眼尽是绿意盎然,处处瓜果飘香。
“现在前来订购的人络绎不绝,每天最低销售1万斤瓜果。”袁庄村党支部书记王俊生介绍说,今年该村种植了110亩瓜果,这一季下来,预计增收200多万元,村集体收益可达20万元。
袁庄村是一个只有201户749人的小村庄,种植结构单一。近年来,随着年轻人不断外出,留在村里的只有200多人,而能干活的劳力不足百人。2021年,王俊生带领村干部外出考察后,依托龙兴寺水库下游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光照时间长的优越地理条件,决定发展瓜果种植,并从外地请来了农业技术人员。
为了增加村民收入,该村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增收的主要手段,创建了丰华果蔬·五星工坊。通过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与群众签订土地租赁协议,以集体形式与宝丰县丰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的形式,投资2500万元,建成了300亩的日光温室和春秋冷棚32座,种植时令有机蔬菜和有机瓜果,按照每年20%利润分红给村集体。
郭爱琴曾经是一名家庭妇女,自从村里建起了大棚,创建了工坊,她便开始学习瓜果种植技术,还把1.75亩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每亩每年不但有800元流转费,而且加上在工坊打工,年收入可达2万多元。
在袁庄村,像郭爱琴这样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的农户共有62户。靠着瓜果种植,抱团发展,这个种植结构单一的小村庄户均年增收超过2万元。
袁庄村“五星工坊”是该乡农业产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缩影,也是当前“五星”支部创建的一项重要举措。
“五星工坊”建设启动以来,该乡立足特色产业,鼓励各行政村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实践,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以党建精准赋能壮大集体经济,探索构建形式多样的“五星工坊”新模式。
“下一步,前营乡将围绕示范点,再打造8个‘五星工坊’,确保各类型工坊全面开花,为乡村振兴提供造血功能,真正将‘五星工坊’打造成为发展之坊、富民之坊、创新之坊、强基之坊和暖心之坊。”前营乡党委书记王冰说。 (肖晓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