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蝉鸣不断,闹店镇户口村的金蝉养殖迎来了好“钱”景。
7月24日晚,该村的柳树林里灯光交错,村民们拿着手电筒、拎着小水桶,在林间来回穿梭“淘金”,不一会儿,桶里便满是金蝉。
“金蝉虽小,带来的收益可不小。这几天,每晚的收入都能达到1000余元。”看着采收回来的一桶桶金蝉,户口村党支部书记马广峰高兴地说。
户口村有丰富的林地资源。2021年,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马广峰先后组织村干部到鲁山县、湛河区和安徽省亳州市等地的金蝉养殖基地调研、学习。之后,马广峰积极动员村干部入股试点养殖,投入十多万元,租下70亩柳树林,在做好土地平整、灌溉、围网、播种等工作后,挂牌成立了户口村鸣鑫金蝉养殖基地。
为尽快掌握蝉苗孵化技术、节约养殖成本,马广峰不断通过网络学习相关知识,并自费购买了显微镜,每天观察蝉卵的孵化程度和蝉蚁发育情况。
据马广峰介绍,金蝉养殖周期是三年,将蝉蚁播撒在树下后,有一部分会死掉,但更多的幼虫会钻入土中,附着于树木的根系,通过吸收根系的营养,慢慢长大成为金蝉,破土而出,爬到树干上,准备脱壳。
“今年是俺村金蝉收获的头一年,入伏后,陆续开始采收,销路不愁。我们与郑州的公司签订了收购协议,目前已销售50余公斤,收益1万余元。”马广峰说,入伏至立秋是金蝉盛产期,每亩投入2000元左右,亩均产量在50公斤左右,按市场价每公斤200元,每亩收入在1万元左右。
今年金蝉的市场形势大好,不仅带动户口村村民就业,也坚定了村民们入股的信心,不少村民表达了入股愿意。马广峰表示,该基地准备继续追加投资,扩大规模,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进行深加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吸引更多群众加入金蝉养殖行列。
闹店镇党委书记魏前豹表示,该镇将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产业,实现农业增效有“路”、农民增收有“方”,达到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绿色发展双赢。 (王向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