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综合新闻总第4376期 >2023-08-02编印

肖旗乡—— 退役军人在乡村振兴中赓续着“八一”精神
刊发日期:2023-08-02 作者:  语音阅读:

  “发林叔,我们来看您了,最近身体怎样?”7月28日,肖旗乡退役军人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在朱洼村“老兵为民说事厅”找到了刚忙碌完的“援越抗美老兵”朱发林,与他一起话家常、问冷暖,并送上慰问金和节日祝福。

  提起这位70岁的退役老兵,村里的人无不竖起大拇指。据了解,朱发林老人1973年响应国家号召投身军营,1973年参加援越抗美作战,1977年退役。退役后他曾担任朱洼村“两委”干部,数年如一日地免费为村民维修自来水管。荣退之后,2016年朱洼村启动人居环境治理工作,他又坚持带病义务参与垃圾清理、景观树种植,炎热夏天连续三个月义务浇树维护,保证了全村3000多棵绿化树全部存活。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走在朱洼村能抬头赏景,起步闻香,朱洼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国家级森林乡村”、河南省首批“康养旅游示范村”、平顶山市“十大美丽乡村”。

  当周围人劝他年龄大了应该多歇歇时,朱发林深切地说:“没事,虽然我老了,但能为村里、为群众干点活儿,我心里高兴,我愿意干到干不动为止。”2022年3月,朱洼村在创建“五星支部”中成立了“老兵为民说事厅”,朱发林、张军等4位退役军人又主动担任起了调解员,他们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入到乡村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中,通过轮班接访、集中说事、定期上门走访等多种方式,切实将一些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自“老兵为民说事厅”成立以来,他们先后接待了来访群众55人,现场解决群众咨询类事项39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2起,村内邻里关系更加和睦,村民幸福感有效提升。

  “一朝为军人,终生有兵魂。”朱发林仅仅只是肖旗乡680多名退役军人扎根基层、投身乡村振兴战场的一个缩影。“肖旗乡从组织管理、政策扶持等方面持续发力,为退役军人搭建创业平台、激发‘红色潜能’。”肖旗乡主要负责人说,现在方旗营村的王永军成为了乡村治理的“领头雁”,西丁岭村的朱梦槐成为了发展致富的“带头人”,解庄村的吕彦收成为了乡风文明的“倡导者”,机关干部白世勋成为了应急处置的“急先锋”……更多的退役军人在广阔农村赓续着“八一”精神,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再立新功。           (唐泉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