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选手请就位,比赛开始!”8月9日上午,随着裁判员一声令下,13名采摘能手挎着竹篮迅速进入“状态”,只见他们巧手飞舞、动作娴熟,穿梭林间,拉开了观音堂示范区第二届魅力山乡花椒采摘文化节暨农特产品展销大会的序幕。
当天上午,在花椒采摘大赛闫三湾村花椒基地,成熟的花椒满山遍野,红彤彤地挂满枝头,煞是喜人。尽管烈日当空,酷热难耐,但仍挡不住参赛选手的比赛热情,他们使出浑身解数,力争夺取本届花椒采摘大赛“花魁”。摘花椒、装箩筐……快速重复着娴熟的动作,很快,一串串颗粒饱满、色泽艳丽的花椒就装满了选手的篮子。
经过30分钟的激烈比拼,最终,来自大石扒村的村民胡爱琴(如图)以18斤9两的好成绩夺得第二届“花椒节采摘能手”评选活动冠军,打破了首届“花椒节采摘能手”冠军14斤7两的纪录。据了解,今年55岁的胡爱琴,家里栽种了3亩花椒树,一年能产400多斤花椒果,额外收入8000余元。获得“花椒采摘能手”评选活动冠军让她非常激动,她认为现在山乡的花椒产业很有“钱”景。
“花椒既是我们示范区的特色农产品,也是我们增收致富的幸福果,通过比赛,不仅展示了花椒种植的丰硕成果和椒农们的风采,也向游客推广了我们当地的特色大红袍花椒。”闫三湾村村民王玉巧说。
此次“花椒采摘文化节”还展示了花椒油、花椒芽菜、芽菜酱、纯天然蜂蜜、白玉木耳、香酥梨等特色农产品10余种,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采摘、观光旅游。
小小的花椒已成为观音堂示范区的特色产业和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目前,该示范区谋划了“1中心、3示范带、25基地”的花椒产业布局,形成了种植大户和群众积极参与的良好格局,全区花椒种植面积达4万亩以上,产量达600万斤左右,产值超4000万元以上。同时成立了观音堂花椒产业发展协会,打造了“溢红”“水磨湾”等品牌,形成了“大红袍”“狮子头”等名优品种,花椒已成为示范区对外宣传、展示形象的一张靓丽名片。
“我们将以此次花椒采摘节为契机,通过扩大种植规模、加强科技支撑、优化区域布局、整合传统品牌、构建市场体系等措施,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注入创新活力,助力全县花椒产业高质量发展。”观音堂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主任商科峰说。(柳真真 牛祎蓓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