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长我10岁,在姊妹5个当中,吃苦最大,受累最多,读书最少。
早些年听母亲说,大姐生来就没享几年福,四五岁就开始帮着奶奶照看二姐、三姐。上学不久,年迈的奶奶又患病卧床,母亲还要下地挣工分,大姐总是隔三差五请假。很快,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日子也到头了,由于我的出生,大姐的读书梦戛然而止在10岁那年,眼里含着泪水辍了学。
回农村种地那几年,常听左邻右舍说大姐对我的好。在我小的时候,大姐每天抱着我,稍大一点就拉着我的手,出门时候背着我,无论是出去玩耍还是薅猪草、拾柴火,都舍不得把我丢下。多年来,我的心里像是压了一块大石头,总觉得愧疚大姐,亏欠大姐,无从弥补。
从我记事起,大姐就是家里的顶梁柱。每天参加生产队劳动,回到家里顾不上休息,就帮母亲做饭,擀面条、蒸窝头、烙面饼,从春到夏,从秋到冬,大姐用柔弱的双手包揽了全家的吃喝,直到二姐和三姐相继成为帮手,才有人替换。不仅如此,洗衣、喂猪、搓麻线、纳鞋底、做布鞋、缝补衣裳,从日出到日落。晚上吃完饭还要坐下来忙活,很多时候都忙到夜深人静,听到县里酒厂大锅炉那响亮的汽笛声,大姐才能上床休息。
每当年关临近,年幼的我们兴高采烈在街上玩耍,燃放零星的小鞭,互相扔着摔炮,天天数着指头盼过年,想着能穿上新衣、吃上好馍,还能吃上平时难得一见的猪肉,大姐却与母亲一起纺花织布,通宵达旦。一直到除夕的晚上,外面的鞭炮声连绵不断,大姐和母亲仍在灯下穿针引线,很多时候都熬到黎明时分。大年初一早上,当我们美滋滋地接过新衣服,映入眼帘的,一定是她俩那通红的眼睛。
记得还在老房子住的时候,好像是上三年级,一个秋雨连绵的中午,放学回家,大姐正坐在屋门口纳鞋底,看到我就说,饭做好了,赶紧盛着吃吧。端着碗站在屋门口,看着外面淅淅沥沥的小雨,听着房檐下雨水落地的滴答声,还有那溅起的一朵朵水花,我的心里舒坦极了。因为我家平时做饭都比较晚,同学们叫我上学的时候,总要耐心等待。所以,那顿及时的晌午饭让我记忆了几十年,那幸福的场景至今犹在眼前。
靠挣工分吃饭的年代,大姐是家里的主劳力,收麦割豆、锄地拉车、掰玉米杀芝麻,与男劳力干的是一样的活儿,可一天只能挣8个工分,年年都是缺粮户。记得家里每年都要养一头猪,到年底卖了交生产队的缺粮款。农业学大寨的时候,兴修水利,深翻土地,建设大寨田,性格要强的大姐一样不落。有一年隆冬时节,村东南挖水渠,中午去送饭,看见大姐脚上穿着大胶鞋,身上穿着薄秋衣,站在没脚脖子深的冰水里,吃力的一锹一锹往上面甩泥土。
我七八岁的时候,县里修建大渡槽,工程建设需要大量碎石子,并且付的是现金。为了挣几块钱,我们每天放学后,在大门口的铁路下捡拾一些滚落下来的小石子,大姐从地里回来就蹲在地上砸,先用粗铁丝做的铁圈圈住一块,然后抡起锤子用力砸下去,经过反复打击,才能砸成玉米粒大小。也不知道砸了多少天,只记得装了满满一架子车,大姐在前边拉车,二姐三姐在两侧推车。从村里走大路绕道县城有七八里,从县城再往东是有名的八里岗,一路慢上坡,姊妹三个力气有限,只好走走停停,用了两三个小时才送到工地。
上四年级的时候,学校要求每个学生割青草,学校统一晒干后卖掉,谓之勤工俭学。记得秋天的一个下午,玉米已经有一人多高,放学后结伴到村南的玉米地里割草,忽然听见大姐叫我,抬头从密叶的间隙看过去,只见大姐蹲在离我只有两三米远的地上,跟前有一堆已经割掉的青草。大姐说,你过来一下,我赶紧猫着腰走过去,大姐悄悄对我说,把这些草拿上,赶紧去学校交了吧。记得那是我交草最早,也是数量最多的一次。
上高中的时候,头一年走读,早上去中午回,中午去傍晚回,每天来来回回一二十里。那时太贪玩,不知道大姐做鞋的艰辛,也不懂得爱惜,走在村西那条几十米高的焦枝铁路上,边走边踢起一块道砟,比赛看谁踢得高踢得远。就这样,我一个月穿烂一双鞋,大姐就一个月给我做一双新鞋,现在想来非常惭愧。
记得第二年冬天大姐定亲,婆家送来小礼物,大姐挑出一双绿色的尼龙袜子送给我。星期天下午穿上去学校,晚上在教室的煤火上烤脚,一不小心袜子被烧了一个洞,让我心疼了好几天。那可是大姐给我的,连她自己都舍不得穿呀!
那个年代实行晚婚,大姐二十好几才出嫁。婆家在几十里外的汝河岸边,家境也不富裕,大姐含辛茹苦拉扯仨孩子,不到六十岁又失去了丈夫。对此,大姐无怨无悔,乐观豁达。每次回老家看望大姐,她总是说不愁吃不愁穿,孩子们也都很孝顺,从不让自己受一点委屈。
八十年代初的一年麦天,大姐家的麦子刚刚收完,就急急忙忙回来帮我们割麦。看着她那疲惫不堪的神态,我于心不忍,劝她在家里好好歇歇,可大姐说割麦又不是啥重活,不用歇,说着就拿起镰刀和我们一块下地了。她就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不知道什么是享受,只有无私的奉献和付出。
在老家工作的时候,有一年下乡,到了大姐家的村子,我就抽空去看看。推开小院的大门,大姐正在弯腰洗衣服,看到我进去,急忙甩甩手站起来,一边与我打招呼一边进屋,拿起暖水瓶给我倒了一碗开水,还专门从柜子里拿出白糖罐,舀了两勺白糖放进碗里,用筷子搅拌了几圈。喝着碗里甜甜的糖水,我的心里感动不已,我知道,那是大姐能拿出来的最好的东西。多少年过去了,那碗白糖茶仍然甜在我的心里,印在我的脑海里。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往事依稀若素月流空。转眼间,大姐已到古稀之年,身体硬朗,儿孙满堂,生活怡然。大姐,您辛劳了大半辈子,也该享受天伦之乐了。
时值大姐七十寿诞,我谨以此文表达对大姐的感恩和祝福,衷心祝愿大姐吉祥如意,晚年幸福,健康长寿! (作者:朱硕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