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要闻版总第4400期 >2023-09-05编印

架设党群联络桥梁 织密五级组织体系
我县“党员联户”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刊发日期:2023-09-05 作者:  语音阅读:

20230905001.jpg

  “真是感谢咱村的干部和党员,三天两头一来,不是帮俺当家儿的买药就是来帮俺收拾收拾屋子、拉拉家常(如图)。”近日,石桥镇何寨村村民何侠激动地向笔者说道。

  2022年,何侠的丈夫刘得民因病瘫痪在床,自此,家里失去了顶梁柱,再加上高昴的医疗费,导致生活非常困难,家里的一切负担都压在了何侠一个人身上。在镇党委的关怀和村干部的帮扶下,及时帮助其申请办理了低保,减轻了生活负担。

  杨叶是前营乡店南村联户党员,当他知道81岁的村民黄娇需要在手机上进行高龄补贴认证,便一路小跑来到老人家里,帮助老人操作完成了认证。

  肖旗乡韩店村村民苏非反映,自家耕地旁排水沟被同村村民开垦耕种,无法排水,经过联户党员王功臣协调,两家一起重新挖了排水沟。

  张八桥镇袁店村村民袁俊鹅因行动不便未清理家门口杂物与邻居发生纠纷,联户党员段秋玉隔三差五去帮助清理杂物。

   ……

  这是我县“党员联户、干部包片、支部会商”机制的生动实例,一桩桩、一件件,不胜枚举。

  该机制实施后,我县为7077名联户党员精准确定130395户包联群众,确保每户都有一名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村民代表、群众骨干联系。且每户包联群众家门口都有责任牌,写有包联人员姓名、电话等信息,遇到问题随叫随到。

  联户党员们还上门服务,尤其是了解独居老人诉求后,确保及时回应和解决。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层级清晰、全面覆盖的党群连心网络,使每名党员都有了责任区、每户群众都有了“服务员”。通过党员干部齐上阵,以“微服务”撬动“大治理”,让群众的“呼声”变成幸福的“掌声”,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等问题,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针对堵点难点,我县每周定期召开县、乡、村三级党组织碰头会,对需要协商解决的重大事项,运用“村报告、乡处理、县办结”机制,快速收集、闭环解决。活动开展以来,全县已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难题2300余个,调解矛盾纠纷600余件次。

  “我县实施书记领办工程,织密‘县委-乡镇党委-村(社区)党组织-村片区党小组(社区网格党支部)-党员联’五级组织体系,把党的组织建在群众家门口,打通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真正做到群众有困难、干部在身边,群众有要求、干部有行动,答好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答卷。”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庆说。     (李鑫 肖晓佳 文/李赛歌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