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枣结的真稠,你咋管理的,明年我准备给俺那山上也嫁接些。”“这多亏了科技特派员王国选老师指导有方,是他手把手教俺嫁接的。”9月5日上午,记者在观音堂示范区滴水崖村的北坡上看到,成串的大枣压弯了枝头,果肉饱满,令人垂涎。村民们边采摘大枣边高兴地议论着嫁接技巧和管理方法,脸上流露出了丰收的喜悦。
这位正在收获大枣的村民叫胡进保,滴水崖村人。近年来,他靠着党的好政策和驻村工作队、科技特派员的帮扶,掌握了种养技术,并承包了村里的荒山,种植了花椒,还搞起了林下养殖,不仅让自己富了起来,还带动村里30多户村民在他的花椒种植基地里打工。
胡进宝说:“前年,我们村组织嫁接培训,我积极报名参加,受益很大。在王老师的指导下,我把花椒地边的酸枣树嫁接成大枣,有一百多棵,没想到酸枣树今年就结大枣了,并且结的还挺稠,吃着脆甜,非常感谢王老师。”
据了解,王国选是科技特派员,2018年派驻滴水崖村开展科技服务。期间,他积极协助村两委制定科技富民发展方案,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深受村民们的欢迎。
“滴水崖村地处山区,到处都是酸枣树,2021年的时候我从郑州果树所引进了四个大枣品种,分别是伏脆蜜、枣脆王、美人指和晚熟品种冬枣,并进行推广。这是嫁接后的第三年,已经进入丰产期。看到村民们有收获了,我心里甭提多高兴了。”王国选说。
秋季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农民朋友最繁忙的时候。摘过大枣回到家中的胡进宝夫妇顾不上休息就又开始忙着挑拣花椒果。今年他们家的80多亩大红袍花椒收获干花椒1400多斤,小两口边分拣边装袋,看着品质上乘的花椒果,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和胡进宝一样,该村的胡正立夫妇种的70多亩大红袍花椒也喜获丰收,收获干花椒900多斤,由于品质好,当天一次就被收购走400多斤,老两口笑的合不拢嘴。
“滴水崖村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大力实施“宜种则种”“宜养则养”战略,用好用足科技特派员力量,使田间地头与林下空间得到充分利用,发挥其最大效益,在增加群众收入上下足功夫,让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观音堂示范区主任助理、乡村振兴办主任、滴水崖村第一副书记李向楠表示。 今年以来,观音堂示范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结合当地实际,采取多种措施,强力推进乡村振兴,先后开展各类培训班5期,培养致富带头人20多名,举办花椒节等大型助农活动4次,农村面貌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李洪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