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听说,湛河源荷花美、泉水美、环境美,但一直未曾造访。前些日子,在湛河源看到那荷舞水笑人欢的“小江南”胜景,让我惊羡。
湛河,古称湛水,发源于宝丰县城东南3公里的仝岭村、马起营村、马跑泉村三村之间,全长40.2公里,主要支流18条,穿越宝丰县、新华区、湛河区、卫东区、高新区,流域面积219平方公里,属淮河流域沙河一级支流,是平顶山市的母亲河。
传说,西汉末年,刘秀带领人马到今天的马跑泉村北地,人困马乏,口干舌燥,无水可饮。发愁之际,刘秀的白龙驹扬天长啸几声,用前蹄照着地刨了几下,地下便冒出了清冽的泉水,该地便有一村名叫马跑泉;亦传说,刘秀带兵来到今天马起营西地安营歇息,白龙驹刨出一口清泉,将士们饮用此泉水后,拔营伐莽,该地随有一村名叫马起营村。这便是马跑泉、起营泉的来历和村名的由来。
湛河源区域属于低洼溅水地,水源充沛,不仅有马蹄泉、起营泉,还有湛河泉、乌龙泉、白龙泉。这些生命之源,为人们生活和农业生产提供了保障。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家在地里干活栽红薯、种烟叶,从泉眼里取水栽种,渴了,就捧几口泉水喝,“那水甘甜清爽,比矿泉水都好喝!”曾有一段时间,五个泉眼旁、几条水沟里,杂草丛生、污泥淤积,泉水也变得干涩难闻。2013年起湛河治理后,“五泉”又焕发出了青春活力,“做梦也没想到,现在这里成了大家游玩的好地方、我们的幸福泉!”马起营村57岁的村民孙国柱说。
从湛河源莲花湿地景区西门进入,一条干净平整的水泥路,把湛河源湿地景区分成了北部的荷花观赏区和南部的游玩区。苍翠的梧桐树罩着这条路。路上游人如织,川流不息。梧桐树叶摇动,丝丝清风伴着荷香扑面而来。
走进荷花观赏区,碧绿的长廊,如青龙盘旋在荷塘间。荷塘中间是一座四角小亭。田田荷叶如绿裙,宽大的荷塘如一床绿毯。朵朵荷花点缀在荷塘上,有的粉似霞,有的白如雪,有的状如莲花碗,有的形似白玉盘……姹紫嫣红,千姿百态,如锦似缎,煞是喜人。
四面八方的蝴蝶、蜻蜓、蜜蜂赶集似的聚到这儿,或在荷塘上翩翩起舞,或在荷叶间轻快穿行,或静静地端坐在金黄的莲蓬上闭目养神,或紧紧地贴在含苞未放的花骨朵上小憩……有了这些可爱的生灵,静止的荷塘也灵动起来了。
一群群鱼儿,自由自在地穿梭在荷叶下,如汉乐府《江南》中“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的生动描述。
微风乍起,掀动了一塘荷叶,也揉皱了一塘清水,惊起了蜂蝶、蜻蜓、鱼儿,纷纷振翅摆尾离去。
不远处的荷塘里,一对青年男女驾着竹筏,时而穿梭在荷叶间,时而停筏弯腰用手掬水,时而轻抚那碧绿的荷叶,时而嗅闻那淡淡的荷花,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惬意、恬淡,让人陶醉。
感受着这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荷塘美景,闻着淡淡的荷香,让人飘飘欲仙。
从北部的荷花观赏区通往南部的游玩区的天桥上走过,这里也别有一番洞天。
在南部的观赏区,湛源泉、乌龙泉、白龙泉汇合后,形成一条涓涓的小溪,向东流去。小溪上架着精致的小石拱桥,两岸是依依杨柳和青青草地。清澈见底的溪水有一尺多深。溪水从沙砾和小鹅卵石上淙淙漫过。孩子们卷着裤管在尽情戏水。溪水随着孩子的舞动,从下游的小漫水坝上时急时缓地溢出。孩子们开心的笑声和潺潺的流水声融为一体,荡漾在小溪的上空。
小溪南面是两个杨柳环绕的荷塘。蔚蓝的天空下,几只小鸟从荷塘的水面上轻轻掠过。几只小船从桥下穿过,在荷花中轻轻地漂荡……
多年来,宝丰县以生态保护为核心,对辖区的湛河段和湛河源进行了治理,利用这里丰富优质的地下水资源,引水补源的河水,投资1.3亿元,建起了占地面积约1.33平方公里年产莲藕130万公斤的莲藕基地。莲藕基地建成后,在荷塘里养鱼虾,还进行莲子粉等深加工,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生态产业链。
与此同时,宝丰县在这里着力打造文旅融合旅游景区,建起了美食一条街、休闲长廊、石拱桥、水上娱乐等配套设施;在“五泉”旁建起了景观标识牌;把“马蹄泉渊源”“王莽撵刘秀”等历史传说故事,用墙体喷绘的形式呈现给游客;推出了古装表演、漫步荷塘栈道、乘竹筏赏荷等特色活动,吸引了一拨拨游客纷至沓来。
湛河源景区负责人介绍,景区种植睡莲、食用莲、观赏莲等10余个品种,水中养殖鱼、虾、大闸蟹等多个水产品,高峰期日接待量近万人次,为群众提供500多个就业岗位。如今,这里已成为集生态、旅游、观光、休闲、餐饮为一体的3A级生态旅游景区,村民的幸福泉、游客的快乐园。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湛河源,湛河的活水源,人们的幸福泉!(作者:郭明远)